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位援鄂医生眼中的“英雄”


一位援鄂医生眼中的“英雄”

本报记者 邓俐

  重庆与武汉,共饮一江水。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3号楼15层新冠肺炎重症病区,记者见到聂小涛时,这位重庆第三批援鄂医疗队31岁的年轻医生,刚从“污染区”出来不久。那天,是他到武汉后第一天上岗该病区住院医师、第一次进入危重症患者病房。他说:“进入核心区,我更有信心了。只要做好防护,不必恐慌。”个子不高、有点胖的聂小涛,说话时认真和坚定的语气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救治工作的深入,随着危重症、重症患者病情的好转和康复出院,聂小涛所在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受到越来越多的赞誉和感谢。他们被患者及家属视为战胜“疫魔”的“英雄”,当成了生的“希望”和“依靠”。

  聂小涛却告诉记者:“来武汉之前,我与她的交集大多在书籍和旅途中。‘凝望’长江的黄鹤楼、首义广场‘回荡’的枪声,以及初春时举目可见的樱花,是我对这座城市直观、厚重和美好的印象。直到这次我作为重庆援鄂医疗队的一员走进武汉后,才真正明白,最应该给予武汉的评价是——英雄城市。”

  

  “我很确定,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聂小涛所在医疗队援助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十二病区(3号楼15层),目前仍有本院的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他们中有的已经坚守了两月有余,有的经过短暂休整后又重新投入了一线。

  聂小涛问他们:“你们怎么还在一线奋战啊?不累吗?不休息吗?”得到的回答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去想、去悲伤,因为战斗还在继续。”

  “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我与他们的交流并不多,但我很确定,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聂小涛告诉记者。

  

  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医生来说,值夜班是很寻常的事。武汉雪夜,寒风凛冽。医护人员走出院区时,公路边驾驶车辆的志愿者早已等候多时。

  “出来做志愿者,家里人同意吗?”聂小涛问。

  司机说:“你们从重庆、上海、新疆都来了,我一个武汉人,更应该做点事。相较于你们,我们做的事微不足道。家里人都蛮支持的。”

  快下车时,司机特意与家人视频连线,共同表达对援鄂医护人员的感谢。而聂小涛仿佛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家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目送车渐远,雪更厚了,夜也更深。“我突然觉得,司机驾车的身影和武汉市民宅在家里的样貌,都是‘英雄’战斗时的姿态。”聂小涛说。

  

  “只要你们康复了,比什么都强”

  隔离病区,每位医护人员都穿得像宇航员一样,仅能够从雾蒙蒙的护目镜中依稀辨别对方写在防护服外面的名字。患者们也在仔细地看着、努力地记着衣服上的名字。

  聂小涛问:“阿姨,您看什么呢?好些了吗?”

  这位女患者仔细看着他们说:“我想记下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是记者,康复以后一定如实记录下你们所做的一切。”

  患者经常给聂小涛他们写一些感谢的话,有写在卫生纸上的,有写在广告宣传单上的,还有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虽然有些字经常写得歪歪扭扭,但浓浓的情意浸透纸背。

  “只要你们康复了,比什么都强。”聂小涛说。

  都说医护人员是战士,其实患者何尝不是呢?聂小涛感慨:“面对病魔,我们是战友。我甚至觉得,病床上的他们更有资格被称为‘战斗英雄’——以顽强的意志抵抗着病毒猛烈袭来的‘炮火’。”

  

  樱花盛开的武汉,他要好好看一看

  那天,海南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一国际班的同学们给聂小涛他们寄来了西瓜、哈密瓜和芒果。

  同学们在信中说:“我们关注,我们祈祷,我们行动!抗疫路上,我们的心与您们同在!待到春暖花开日,请到天涯海角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樱花 病毒 西瓜 哈密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