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业援外薪火相传 本报记者 吕珂昕
湖北援外专家在塞拉利昂查看水稻长势。资料图
2019年10月,送3位农业教师去往埃塞俄比亚,执行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组织的农业职教任务;11月,送两位农业专家前往厄立特里亚,开展农业技术援助……对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对外合作办公室的高级工程师王江兵来说,项目规划、专家选拔、督察考核、项目管理都是他的工作日常,“就是为所有农业援外项目和援外专家服务的。”
王江兵的工作,是湖北省高度重视农业援外工作,积极开展农业外交,推进中非农业合作的真实写照。截至目前,该省已累计向非洲25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近2000名农业专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中国技术、中国理念、中国品种,造福当地农业发展,助力非洲人民脱贫。
2018年,在湖南长沙举办的南南合作高层论坛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被授予“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特别贡献机构”,王江兵等农业专家被授予“个人特别贡献奖”。
薪火相传的农业援外精神
湖北农业援外已有40多年的历史,该省援外专家的脚步遍布刚果(金)、尼日利亚、布隆迪、塞拉利昂、布基纳法索等非洲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援外专家前赴后继,克服工作、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得到了受援国政府、人民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评价,彰显了中国农业专家的优秀品质。
时年83岁的农机专家冯家学是湖北农业援外专家的典型代表。20世纪80年代,湖北承接了国家级农业援外项目,对口援助刚果(金)(当时叫“扎伊尔”)。当时冯家学4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为了响应农业援外的号召,他毅然决然来到刚果(金),不怕吃苦,扎下根来,在那里前前后后工作了10年,直到自己60岁退休。
“冯老师很厉害!”讲起冯家学的故事,王江兵特别佩服,他告诉记者,在刚果(金),冯家学被誉为“修理大师”,收了很多非洲徒弟。平常,他不但能帮助当地人修理拖拉机、旋耕机、脱粒机等农机具,还能帮当地人修理各式各样的二手家庭汽车。“冯老师跟当地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常常一个星期都住在村里,跟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
冯家学的事迹也感染着王江兵。2009年到2010年,王江兵受命前往刚果(金),担任项目组组长。为了能够节省资金,他一个人带了4个箱子,里面装满了项目示范点要用的零配件、农机具等物资材料。当时刚果(金)动乱不断,经济受到很大破坏,老百姓生活异常困窘。项目示范点雇佣的保安,家里孩子多,吃不饱饭,王江兵和几个专家总是借钱给钱,借物给物,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湖北省是全国执行南南合作项目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自1999年开始,就向马里、塞内加尔、纳米比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农业专家,是全国派出专业最全、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
与此同时,湖北省还多次选派专家参与埃塞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布基纳法索应急农技项目等双边农业援助项目,并承担了中国援塞拉利昂水稻示范种植项目的实施,以及博茨瓦纳农业项目的考察和设计等援外配套任务……
广受赞扬的湖北农业技术
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湖北农业技术发达、种养殖经验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湖广熟,天下足”流传甚久。事实证明,湖北省无论是生产、加工、农机技术,还是管理经验,都对非洲国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中国的技术真了不起!”2014年,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高度赞扬了中国专家所做的杰出工作,高度评价了中国的农业技术。
是什么赢得前总统如此赞叹?
原来,湖北水产专家王义彬在援尼期间,在当地建立了稻田养鱼试验示范基地。经过不懈努力,他将当地的鱼苗育苗率从70%提高到95%,一举攻克了困扰当地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基地产鱼量实现了每公顷850公斤,甚至超过了中国稻田养鱼“亩产百斤鱼”的水平,效益成倍增长,有力促进了当地渔业的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1-21/34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