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建设的田园综合体近几年累计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
吴瑞萍摄
开栏的话
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由村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如强有力的组织优势、经营管理的人才优势以及资金优势等。党支部肩负着富农兴村的职责使命,在合作社的富农利农利益链接机制创设上,也往往更加科学、牢靠。因此,在各地的实践中,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助力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实效。本期起,我们将开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专栏,刊登兴产业、富集体、促党建、助脱贫四篇报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示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做法及成效,全面呈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农民致富的新路子,深入挖掘典型经验,以期为各地农村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发挥这一模式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吕兵兵
人口五六百人,土地七百余亩,无资源优势、无区位优势、无产业优势,在2007年以前,山东省昌乐县庵上湖村就是这样一个的典型“三无村”。
2007年12月,庵上湖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华安瓜菜专业合作社,统一调整土地,发展规模经营,种植优质瓜菜……自此,庵上湖村走上了一条“蝶变升级之路”。
如今12年过去了,庵上湖村已然是“村美业兴、远近闻名”: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村庄成为乡村游扎堆地,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科普惠农先进村”“全国设施蔬菜标准园”“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殊荣;2017年以来,昌乐县以庵上湖村为龙头,整合周边18个村庄的过万亩土地资源,整合打造庵上湖田园综合体。
庵上湖是如何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发展的?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庵上湖村一探究竟。
第一阶段:整合土地资源,种植品牌瓜菜
“早先村里几十年没什么变化,南坡里种麦子,北坡里种地瓜,一年换不了几个钱。2001年,村里选了赵继斌做带头人,才开始有了变化。”今年83岁的老人赵桂兰,是庵上湖村发展最好的见证者之一。
今年56岁的赵继斌,当过兵,经过商,后来回村任职,就是为了带领父老乡亲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村里就这么点儿土地,不能再粗放种植了,咱这里离着寿光近,应该学着种附加值高的瓜菜。”2001年,上任伊始的赵继斌,就琢磨着致富路子。
统一调整土地,党员干部带头,建起高标准大棚,建起销售团队……效益最有说服力,5年下来,全村大棚瓜菜种植发展到600多亩,但又面临着农户分散经营、质量难管控、售价上不去等问题。
在以赵继斌为首的党支部的推动下,2007年,华安瓜菜合作社成立了,村党支部成员在合作社交叉任职,分类考核,带领注册了“庵上湖”商标,实行“六统一”标准化生产和经营,优质瓜菜直接进超市,一年下来每个棚比普通户平均纯收入高出3000元以上,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自始至终,咱都把蔬菜质量安全作为合作社发展的生命线,把种植优质瓜菜,呵护‘庵上湖’招牌作为合作社发展的总方针。”赵继斌说,“为此,咱继续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每名党员分包社员,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并创新实行积分制管理。质量积分高的社员,其产品优先高价卖。”
如今,华安合作社瓜菜种植品种有30多个,其中20多个品种获得了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还建设了50亩有机蔬菜生产园区。合作社产品直供北京、济南的大型超市和酒店,还自建了线下线上的品牌直营店,瓜菜销售均价比一般瓜菜高出约50%。
第二阶段:推进产权改革,完善发展机制
通过稳步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发展,到2010年,华安合作社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级示范社,社员200多户,资产3000多万元。合作社经营的资产,包括入社社员承包土地、村内集体五荒地、塘坝、机井及部分建设用地。按照约定,合作社是和村里“混着过”,合作社每年都拿出总利润的10%,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和向村民发放福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4-22/9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