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去除“痛点”疏通“堵点”解决“难点”


    罗锡文建议,要从创新驱动和政策层面加大农机化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创新驱动中,要坚持绿色发展、农机农艺融合、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的原则。政策支持中,一是建议在国家层面上设立重点专项“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创新研究”,举全国产学研之力,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二是各省(区、市)设立科研专项,重点解决适宜区域和作物的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三是落实好首台(套)新产品补贴、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等支持政策,加大薄弱环节装备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

    陈学庚提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机装备正向着高质量、多功能、低能耗和低成本方向发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逐渐融入,整体化解决方案逐步被接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是世界农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国农机化要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力度。农机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跳出农机发展农机,努力构建造用配合、机艺融合、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的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要加强国外先进农机研发和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装备的有效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需要,加快节水灌溉、精准施药、定位施肥、秸秆处理、农田残膜综合治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粪便处理等先进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开展攻关。要加强农业装备公共检测平台建设,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检测平台,提升农机产品的整机运行可靠性,延长装备使用寿命;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相结合,创制具有信息获取、智能决策、精准作业能力的新一代农机装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说,智能化农机装备与传统农机相比,具有更好的应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工作运行表现为更高、更快、更好,同时,智能化农机装备比普通农机装备增值30%~40%,效率提高50%~60%。未来,我国要围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积极发展中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加快信息感知技术、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控制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促进农机产业升级,使农机装备快速走上数字化、精准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提高农业装备的附加值,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农业机械化 品种 拖拉机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