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定明
“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效供给不足、农机产能过剩与缺门断档并存、原创性成果少、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当前,我国农机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前不久,在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举办的“中国农业机械化展望大会”上,来自农机领域的领导、学者和专家围绕去年12月29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直面我国农机化发展中诸多“痛点”“堵点”“难点”,从供给侧和需求端推动农机化发展、加大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力度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当前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侧的能力、质量、效率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在发言中指出,从供给侧来说,新时期农机化发展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表现为基础研究薄弱、机艺结合不紧密、原创性科技成果少、关键技术自给率较低等;二是部分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机产能过剩与缺门断档并存,中高端产品不多,机具适应性可靠性有待提高,一些领域、一些环节还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供不适需”“有机难卖”矛盾开始显现;三是农机农艺融合不够,一些产业品种、栽培、装备不配套,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不协调,制约了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和作业效率效益;四是农机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许多地方特别是丘陵山区,由于田块细碎,导致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同时,机具停放库棚设施缺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认为,虽然我国的农机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农机化水平、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产品可靠性和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以农机化水平为例,2016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5.2%,而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在上世纪50~80年代就相继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谈到农机装备制造水平,罗锡文介绍,拖拉机和收获机是两种代表农业机械设计和制造水平的典型产品,与美国相比,我国都存在较大差距。从农机作业效率来看,2016年我国田间作业亩均动力0.41千瓦,美国亩均动力0.06~0.07千瓦,我国是美国的5.8~6.8倍;发达国家农机动力机械与作业机具之比为1∶3~6,而我国平均只有1∶1.6,说明我国的农机作业效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虽然已经达到了67%,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过80%,但农机化发展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罗锡文认为,目前我国农作物生产中突出的薄弱环节主要是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如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的种植、再生稻的收获、玉米的籽粒直收、油菜的种植与收获、甘蔗的收获、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的种植与收获、马铃薯的种植与收获、杂粮的种植与收获、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农田残膜回收等;畜禽和水产养殖设施装备中也存在诸多“短板”,如健康养殖环境的智能调控、精准饲喂及粪肥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等。
提起国产农机,“能用、爱坏、常修”常常受到用户的诟病。据了解,国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产品平均故障时间间隔不到国际先进产品的2/3,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不到5%。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陈学庚认为,我国农机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装备智能化水平不高,对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支撑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发能力、制造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激烈;存在核心技术缺失、产品结构不合理、制造技术能力低、农机农艺融合与全程机械化配套性差等问题。
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切入点、着力点,从创新驱动和政策层面加大支持力度
面对相对落后的农机质量和日益提高的需求间的矛盾,如何去除“痛点”?疏通“堵点”?解决“难点”?李安宁认为,顺应新形势新要求,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切入点、着力点,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农田建设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农机经营服务提质增效与农机化管理改革创新,加快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供给质量更好地适应需求,创新供给结构创造引领需求,推动农机化转型升级,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创新驱动是新时期农机化转型升级的主动力,通过科技创新,推进机艺融合,支撑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机制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协同协调发展;通过政策创新,加强政策联创,突破制约农机化发展的重点难点。
罗锡文建议,要从创新驱动和政策层面加大农机化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创新驱动中,要坚持绿色发展、农机农艺融合、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的原则。政策支持中,一是建议在国家层面上设立重点专项“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创新研究”,举全国产学研之力,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二是各省(区、市)设立科研专项,重点解决适宜区域和作物的机械化技术和装备;三是落实好首台(套)新产品补贴、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等支持政策,加大薄弱环节装备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
陈学庚提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机装备正向着高质量、多功能、低能耗和低成本方向发展,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逐渐融入,整体化解决方案逐步被接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是世界农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我国农机化要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力度。农机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跳出农机发展农机,努力构建造用配合、机艺融合、开放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的相互适应、深度融合,形成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要加强国外先进农机研发和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装备的有效供给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需要,加快节水灌溉、精准施药、定位施肥、秸秆处理、农田残膜综合治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粪便处理等先进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开展攻关。要加强农业装备公共检测平台建设,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的检测平台,提升农机产品的整机运行可靠性,延长装备使用寿命;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相结合,创制具有信息获取、智能决策、精准作业能力的新一代农机装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说,智能化农机装备与传统农机相比,具有更好的应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工作运行表现为更高、更快、更好,同时,智能化农机装备比普通农机装备增值30%~40%,效率提高50%~60%。未来,我国要围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积极发展中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加快信息感知技术、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控制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促进农机产业升级,使农机装备快速走上数字化、精准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提高农业装备的附加值,提高行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