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至18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透露,2018年,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年共收购粮食7200多亿斤,其中夏粮市场化收购比重超过90%,秋粮市场化收购比重稳步提高,政策性粮食不合理库存消化进度加快,全年消化库存近2600亿斤。
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明确,把加快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平衡和安全保障作为2019年重点工作之一。
什么是更高层次的供需平衡?最低收购价下调,农民收入会降吗?种植面积调减,粮食安全咋保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超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做客《央视财经评论》,进行深度解析。
最低收购价下降,农民种粮啥变化?
彭超:理顺粮价形成机制,才能传导正确的市场信号
“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在粮食主产区指定一些国有企业以某个保底价格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来稳定农民的种粮收益,稳定生产预期,应该来说保证了国家的主要农产品供给。但也要看到,生产连年丰收、市场结构稳定、库存高企,在粮食价格被最低收购价托起来的情况下,要让农民更多接收到市场的信号,就比较困难。所以,现在的政策调控,是让粮价更多回归市场的轨道,让农民可以根据市场信号,科学合理地调整种植结构。”
王冠:政策收储是“守门员”,市场收购是“前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1-21/26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