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们一岁了!成立至今,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做了哪些事?


 

蒙艳华秘书长(上)、海南分会秘书长王娟(下)分别作报告 

在短短一年时间中,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了联盟组织体系,搭建了区域性、行业性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了统筹优势资源、共享平台解决重大问题的工作方案,初步形成了应对病虫害爆发的快速反应能力。随后,联盟秘书长蒙艳华围绕“联心、联力、联合技术攻关”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航空植保联盟的职责、过去一年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工作规划。联盟海南分会秘书长王娟也结合海南当地实际做了过去一年海南分会的工作报告。

 

陈学庚院士介绍无人机在新疆的应用情况

陈学庚院士做了题为《无人机在新疆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的报告。谈到新疆地区无人机的推广情况时,他说:“新疆是干旱农业,当地地面行走植保机械发展比较完善,而无人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优势明显。地面行走植保机械与植保无人机并不矛盾,要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此外,载重量小,续航时间短是无人机目前存在的普遍规律,陈院士认为,特别是兵团地区,土地规模较大,起飞一次要具备完成较大作业面积,从性价比方面讲,载药量15~50公斤更符合新疆实际作业情况。

兰玉彬教授深入剖析国内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应用推广的优势区域多位河南、山东、湖南、浙江、江苏、新疆地区等农业大省或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农用植保无人机保有量最高,总量分别达1608架、1164架,分别占全国保有量的37.73%、27.31%。对此,兰玉彬教授从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的评估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外先进国家的启示、政策与实施的建议等角度对国内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

在介绍日本植保无人机发展概况时,兰玉彬表示,我国既有广阔的平原地区,又有大量的丘陵山地,要走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有人驾驶直升飞机和小型植保无人机共同发展的道路。此外,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无人机企业要围绕精准农业航空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方面加大研发力度。最后,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充分借鉴日本农业航空植保的发展经验和成熟的管理经验。

郭永旺副处长发言

2016年全国各地租用的植保无人机防治面积达82.6万亩,每亩作业成本6~15元不等,经过3~5代的改进,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作业稳定性已有大幅提升。对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副处长郭永旺介绍说,2016年全国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已达8.8万个,随着规范化和规模化的病虫害防治组织对优质高效施药机械的需求越来越高,农用航空植保将成为我国农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植保机械 农业技术推广 经济效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