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秦皇岛惊现大量假农药,卢龙警方千里抓捕,三地联手捣毁制假窝点



  春耕在即,农资打假刻不容缓。据悉,我市农业、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查处力度,对制售假农资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如何识别假农药
  公安民警做出了几个简便易行的提醒:
  一是留意外包装。
  农药包装印制图案应与农药登记范围一致。包装精美,印制多种果蔬或者多种害虫,且登记范围没有注明的,多为假药。
  二是看包装上的防伪标识。
  正规农药防伪标识清晰,防伪措施较多,应仔细对照识别,并咨询厂家销售人员。
  三是看产地和厂家。
  正规厂家产品包装上有免费咨询电话,可以拨打400或800电话查询真伪。
  一些农民朋友时常抱怨购买农资上当的事情
  “年年都上当,花样各不同”
  最重要的是
  贪便宜的心理实在要不得
  小编在这里总结了以下几种常见“陷阱”
  大家要提高警惕
  自我保护能力强了
  骗子得手的机会就少了
  1“游商”坑农
  一些不法商贩打着“最高科技产品”的旗号,走村串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售肥料、玉米种、小麦种、菜种等,并利用农业执法机关上班前(或下班后)的时间,三五个人一伙一车,在村里“忽悠”一阵,收钱卖货一会。再看势头下降,急忙收拾摊子离开。如此“游商”,其实只要农民朋友细心观察,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
  2“低价”骗农
  有一些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同一个品种,其中有肥料,也有种子。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销售的农资或“短斤少两”,或“含量不足”,或“伪劣假冒”。农民朋友购买后,会得不偿失。
  3“专家”忽悠
  近几年来,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村,经常会来一些“专家”讲课,打着“某某农科院”、“某某研究所”专家的名义,带着农资现场推广、销售。而他们推介的农资产品并不一定能给农民朋友带来好的收益。也有部分“专家”所讲的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权威性。农民朋友在这种场合购买农资,一定不要多购,只能少购试用示范。
  4“赠奖”设套
  有一些地方经销商,把多年积存滞销的肥料、种子,进行“改头换面”,制成非“本品”产品,利用农民“贪便宜”心里,另外购买一些实用品(如锅、伞、雨披等),采取“以赠奖促销”的办法,其实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种手段。农民朋友购买使用后就知道是“上当”。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掏钱一定要谨慎。
  5“名牌”下乡
  这几年,一些部门为了利益,常常不负责任地出售评比“农资评奖牌”,扯虎皮做大旗,也有些“农博会”乱举办有偿评奖活动,只要生产厂家交上一定“现金”,即可被评为不同奖项的“名牌”。只是这些“名牌”仅在各厂家的“展室”内,并不是农民朋友真正认可的名牌。农民朋友在购买时千万不要被一些经销商“忽悠”了。
  6“假广告”欺骗
  目前假劣农资广告业充斥媒体,叫人真假难辨。农友在选购时千万不要只认“广告”,哪怕天天在电视上见到它,也不可全信。无论其广告做得多么凶,宣传成本都加到产品里了,价格死贵,如有必要可选试验后再推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制假售假 连续 对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