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促进玉米经济由“量”到“质”的革命性提升——对东北玉米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东北玉米产业提升还有较大空间
  从吉林调查的情况来看,东北玉米产业还只停留在简单的籽粒生产上,从粒到秆、从种到养、从农到工的完整产业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效益提升还有空间。玉米生产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不高,饲用和深加工用籽粒玉米在品种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加工企业要求,饲用青贮玉米还没有形成产业规模,食用玉米还没有建立完整产业体系。玉米加工产品主要是附加值相对较低、产能相对过剩、竞争相对激烈的饲料、淀粉、酒精,诸如多元醇、酶制剂、有机酸和淀粉高分子材料等高端产品开发还不够;用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生产发酵产品和化工产品尚处于起步阶段,玉米食品开发还比较欠缺,玉米油、玉米皮、蛋白粉等还没有形成稳定市场规模。二是社会效益提升还有空间。玉米产业形态仍然比较单一,以卖商品粮为主,在玉米生产服务、玉米食品包装、物流配送、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等一二三产融合的新业态发展上比较欠缺,对吸纳农民就业增收、提升农村发展质量、增强农业发展动能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有限。特别是玉米产业整体比较脆弱,受籽粒玉米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比较大,玉米经济作为原料产业经济的基础性作用还不牢靠。三是生态效益提升还有空间。主产区长期追求玉米高产,化肥施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造成土壤板结退化,玉米绿色生产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副产品没有实现资源化利用,秸秆焚烧和随意丢弃现象仍比较普遍,特别是种养结合还不紧密,饲草畜一体化发展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推动东北玉米经济发展的建议
  以吉林为代表的东北玉米主产区与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降雨适中,黑土地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玉米单产在国内主产区位居第一,与美国相当,玉米产量占全国玉米产量的1/3强。从全局角度看,抓好了东北玉米产业就抓住了夯实我国饲料、畜牧、淀粉、发酵酒精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基础的战略主动权,不能因为玉米价格低就忽视玉米生产,更应防止地方单纯把调减玉米面积多少作为衡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标准,而应支持和鼓励东北地区跳出就生产结构论生产结构的思维,瞄准市场需求、竞争对手优势、自身发展短板,以目标导向倒逼产业体系、技术体系、经营体系改革创新,做强玉米第一产业、做优玉米第二产业、做活玉米第三产业,实现玉米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实现玉米经济由“量”到“质”的革命性提升。具体建议包括:第一,做强玉米第一产业。在籽粒玉米优势区,集中力量推广高淀粉、高油、高蛋白、高赖氨酸等专用玉米品种,集中连片推动建设农资统一采购、田间统一管理、籽粒统一收获、秸秆统一资源化利用的专用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入大型玉米饲料和深加工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解决优势不优质、优质不优价问题。在“镰刀弯”地区,集中力量推广植株高大、适合密植的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加快提高“耕、种、收、贮”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建立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体系,加快推进饲草畜一体化发展。在昼夜温差大的冷凉地区,集中力量推广早熟大穗、粘嫩香甜、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建设有机绿色鲜食玉米生产基地,提升鲜食玉米加工配送水平,做大鲜食玉米产业。第二,做优玉米第二产业。借鉴2016年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奖补政策的实施经验,从税收、贷款、用地、用电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在目前籽粒玉米生产淀粉、酒精等产品基础上,继续延长加工链条,生产附加值更高的精深加工产品。规划建设国家级玉米综合利用现代农业园,对接国内外有关科研院所,启动籽粒玉米高端加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副产品精深加工、玉米乙醇燃油添加效率提升等科研攻关与产业熟化项目,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科研攻关成果产业化运营;引入国内外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营养安全、风味独特、食用方便的膨化玉米、玉米面、玉米米、玉米片等玉米食品产业。第三,做活玉米第三产业。鼓励和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发展玉米生产服务业,培育一批专业化农资配送、耕地修复治理、病虫害防治、农机作业服务、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业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组织。规划建设玉米期货交易交割库,培育专业化玉米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玉米仓储物流产业。推进玉米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发展玉米嘉年华、玉米饮食节、玉米休闲园等特色产业形态。大力发展特色玉米产品上行、质优价廉农资下行的农村电商。制定玉米品牌产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重点培育玉米原料品牌和食品品牌,以品牌为龙头带动产业高效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饲料 淀粉 发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