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种植调结构,农民咋盘算?——来自吉林省前郭县种粮农户的调查


       从长春市往北,经过农安县到达松原市前郭县,一路高速,两旁裸露的庄稼地一望无际,灰蒙蒙一片。没有了冰雪千里的壮观景象,这里似乎还在延续去年夏天的干旱。

  农安县和前郭县紧邻,位于吉林省玉米主产区,都是响当当的产粮大县。眼下,快到农历新年,农民盘点着手头的收成,也盘算着新一年的生产。

  受玉米收购政策调整的持续影响,这个冬天,农民心里在琢磨啥?记者来到前郭县农户家一探究竟。

  玉米改土豆,1垧地纯挣1.5万元

  “2017年玉米种‘哭’了。”在前郭县王府站镇,记者见到了种粮大户孙守峰。孙守峰经营着守峰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2016年种了126垧(1垧等于15亩)地。

  赶上干旱,2016年他种的100垧玉米减产不少。其中,40多垧地有灌溉保证,收了50多万斤,其余的地一垧也就收个3000来斤。孙守峰算了算账,1垧地租金6500元,化肥农药等费用4500多元,而3000斤玉米才卖1400多元。

  “1垧地就产那么一小轮子车玉米,玉米棒小,粒也跟着抽抽,不值钱。”孙守峰说,收下的玉米4角7分钱一斤卖出去的。

  在他看来,正常年景,100垧地产200万斤粮不是事儿。去年,孙守峰只收了70多万斤玉米。又赶上收储制度改革,玉米减产又降价,孙守峰维持收入压力不小。

  “前几年,玉米行情好的时候,攒了些家底。近两年,收成不好,价又低,家底基本全搭进去了,再种地就得靠贷款。”

  “种玉米,吃了苦头,但也有些技术上的甜头。”在旱情的考验下,孙守峰体会到了近几年免耕新技术的成效。“秸秆全部覆盖地表,就算是赶上夏旱,咱们家的苗也要好于其他家。”

  “仅免耕一项技术2016年就推广了45万亩。”前郭县农业局农业科科长赵士英介绍,近年,县里继续实施大垄双行栽培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玉米螟等新的栽培方式,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玉米赔了,好在种了20多垧地的土豆。”孙守峰庆幸道,2015年130多垧地全种的玉米,去年着手调结构,他选择了种土豆。

  1垧地的土豆产量在7万斤到9万斤之间,孙守峰的土豆,大点的卖到3.5角一斤,小点的卖到3角一斤。

  “1垧地能纯挣1.5万元。后期,土豆价又涨了。”他有点遗憾自己卖早了,“种土豆也是全程机械化,而且是订单种植,不用担心销路。”

  普通改有机,绿色大米香飘千里

  前郭县吉拉吐乡七家子村,54岁的农民刘中杰去年跟着村里合作社种了两垧多地绿色大米。

  “这大米口感好,纯绿色,蒸的饭那真是香飘千里啊。”刘中杰感叹道,合作社提供种子、有机肥料,啥时候下肥、洒药,全都按照要求走,经过检测合格的大米合作社统一回收。

  以前种水稻,1垧地光底肥就得1000来斤。“连肥带药,一年得整个5遍。”他说,背着几十斤的农药,一家三口在泥里来回走,不停重复洒药这一个姿势。

  如今,种绿色大米,有机的底肥1垧地才上600斤。“绿色种植,上肥、洒药总共就3遍,而且全都是有机的。米好,还省了不少劳力。”刘中杰说。

  七家子村紧邻松花江的灌溉水渠,旱田改水田改得早。如今,村里旱田几乎都种了花生,水田转向了绿色有机。

  绿色种植,有啥甜头?刘中杰拿账本来说话,“1垧地,传统种植大米收成1.8万多斤,好的时候2万斤,收购价一斤最高也就一块五毛钱。而绿色种植,米的品种好,产量虽然低点只有1.6万斤,价格却达到一块八毛钱一斤。”

  在投入成本差不多的情况下,绿色种植,让刘中杰一垧地多收入2000多元。

  “朝着绿色有机奔,没错。”他说,可是自家的地块碎,整合不到一起,大机械施展不开手脚,绿色有机没法子全铺开。

  刘中杰最顾虑的是:“绿色大米咱合作社有品牌,有条件鉴定,好米直接走市场。可品牌还不够响,这有机绿色米的需求量有限啊。”

  “咱农民看收成,既产好米,又有好收入,干着自然来劲。”他说,对于个体农户来说,却更愿意种普通大米,高肥料、高农药,保证高产量。“咱要是直接对着收粮的经纪人,就算种出好米,人家也不认,卖不出价,农民哪有积极性啊?”

  种粮也种花,多品种谋划高利润

  “两栋大棚领了3982元的补助。如今,惠农政策没的说。”快过年了,又领到一笔不小的钱,刘中杰一家挺高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米 水稻 菊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