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悬在化肥头顶的三个问号


化肥曾经是粮食的“粮食”,如今常常被贴上污染的标签。在一些公众眼里,化肥的使用导致了环境退化,极端者甚至认为凡是化肥种出来的农产品都是廉价劣质的,甚至是不安全食品。化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资,对化肥的片面指责会误导一个产业的正常发展。以下三个观点如今极为盛行,但情况果真如此吗?

观点一:化肥使用真的过量吗?

中国化肥使用量究竟有没有过量?究竟存不存在普遍性的滥施现象?这个问题如今似乎都已经没有讨论的余地,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化肥滥用已成共识。

诚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肥料利用率确有一定差距,化肥浪费现象也客观存在,但具体问题尚需具体分析,一棍子打死不是科学的态度。

一方面,中国肥料利用率低下有其客观原因。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人口,然而70%的耕地都属于中低产田,要让14亿中国人不挨饿,唯一的途径便是大幅提高单产,这是造成化肥用量偏大的外在因素。

另一方面,如果细究起来,化肥过量现象在不同区域和作物上还需要区别对待。根据2014年的数据,当年播种面积24.82亿亩,同年氮肥用量是3239万吨,折合下来,大约合一亩地12公斤半,这能算过量吗?所以有专家提出,不排除个别地区、个别作物过量,但是总体来讲我们还是在合理施肥的区间范围内。

观点二:雾霾能归罪化肥吗?

最近几年,雾霾成为全民关注焦点。关于雾霾的成因及解决途径,应该说还在研究之中,但很遗憾的是,化肥也“中枪”了,很多人认为导致雾霾的元凶中,化肥脱不了干系。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引发雾霾的PM2.5二次颗粒物里,40%是有机物,31%是硫酸铵,15%是硝酸铵,还有14%是元素碳。在这当中,硫酸铵和硝酸铵两者占比快达到一半。现在一般认为,硫酸铵中的硫主要来自于燃煤,特别是散烧煤,硝酸铵的硝主要来自于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而氨中的95%则被断定来自农业。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雾霾多发生在冬季,而这个季节恰恰是农田氨排放的低值期,因此简单地把雾霾中的氨归咎于化肥,这个观点目前看不一定站得住脚。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为化肥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卸责。据测算,每年由农业源向大气排放的氨是543万吨,这不仅是资源、能源的浪费,也确实给环境造成了压力,化肥减量化不容松懈。

观点三:化肥导致土壤退化吗?

最近20年,土壤酸化呈现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大面积土壤发生酸化。酸化土壤会降低地力,还会诱发农作物重金属超标。

化肥作为农业的投入品,被认为是导致土壤酸化的直接原因。事实上,这个论点也有细究的必要。农作物生长时在根系会分泌酸性物质,而且产量越高,酸性分泌物的产生量会越大。中国耕地贫瘠,在此基础上要保障14亿中国人的温饱,只有大量投入化肥,提高产量,如此就会必然导致作物酸性分泌物越来越多,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土壤酸化。

这个逻辑关系可以简单归结为:化肥投入越多,作物分泌更多的酸性物质,进而引发土壤酸化。可见,化肥本身并非是酸化土壤的元凶,作物才是,但是我们总不能就少种庄稼或有意减产了吧?

解决土壤酸化问题,还要满足粮食安全的需要,是两难选择。化肥在保障高产上完成了使命,土壤改良的任务不是化肥能担负的,需要新的技术和产品投入。把酸化的板子打在化肥上,这是因噎废食。(西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耕地 粮食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