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群体也极端分化为一流经销商与三流经销商,剩下的二流经销商不是正在挣扎进入一流行列,就是正在沦为三流群体。如今,界限已经很明显,一流的经销商是工厂抢着、卖场哄着,拿货拿店、营销服务、优惠政策自然是优先选择;三流的经销商则是工厂不疼、卖场不爱,好处轮不上,优惠看着没份,生存苦逼而艰难,店面一撤再撤,撤到无店可撤为止。
一流经销商与三流经销商有什么区别?从三流到一流究竟有多远?
一流主动出击,三流被动洗牌
如今,在僧多粥少的市场中,唯有主动出击才能抢得更多的粥。目前做得好的经销商都是主动出击的一流经销商,走基地、下农田、建立服务网络等,他们做得比以往更多、更主动。三流的经销商恰恰相反,不是消极地观望就是被动地等着厂家搞活动,但是越被动市场做得越不好,市场做得越不好就更加被动,如此恶性循环,情况越来越糟糕,最后只能被市场淘汰。
“经销商本来就过得不好,生存比较艰难,这些被动的经销商就更惨了,洗牌就更剧烈一点了。”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竞争时代,主动出击的人才能抢得更多食物,被动挨打的人则只能看着别人把自己嘴巴里的肉抢走。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差距就从主动与被动两种心态与行为开始拉开。
一流卖服务,三流卖产品
同样是做同一个品牌的产品,为什么有的经销商做得很好,有的经销商做得很差?原因就在于一流经销商比三流经销商做多了一点点,不单单是卖产品还卖服务。一方面,现在农资市场产品种类繁多,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产品的差异优势正在不断减小;另一方面,农民追求不仅仅是产品优质,还有产品更多的使用价值。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仅仅是卖产品,市场那么多选择,消费者为什么要选你?价格低?有人比你价格还低!现在仅仅卖产品已经行不通。
现在一些优秀经销商都在做服务,做到在售前给予专业性的选购服务,在售后给予人性化的贴心服务。通过这些口碑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赖与支持,顾客的信赖与口碑又将会带来更多客户源与销售额,相关案例在终端销售市场并不少见。卖服务与卖产品是两种经营思维的较量,很明显,在一个买方市场,创新产品服务才更有竞争力。
一流精耕细作,三流粗放粗养
代理一个产品,请几个业务员,年底做一些促销,是不是就可以把销售额做好?如果是放在五年前,或许。但是放在现在,答案却不敢肯定,而且还很担心。如今,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粗放的生意模式,没有太多管理与经营,生意也做得惨惨淡淡,现在还是这么粗放粗养的经销商基本是三流经销商,只会活得越来越艰难。
“想要做得好,就得精耕细作,现在还像以前那样粗养,不可能做得好。”业内人士认为,首先是产品要精耕细作,使产品更加适销对路,符合现有客户资源、代理同品类产品的竞争情况怎样等等,这些情况事先调查清楚,然后调整产品战略、改变经营策略等,例如把一些不适合在这个区域销售的产品剥离,把它砍掉或放到另外一个适合的区域。这就是一流经销商与三流经销商的区别,精耕细作与粗放粗养的差距。
一流做产品布局,三流价低走量
对经销商而言,不是代理的产品越多越好,数量多但质量不好,服务跟不上,也是白搭。
一些优秀的一流经销商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调整产品布局与产品战略,代理优质产品,做到相互联动销售,又不会相互竞争。一流经销商是有理念、有战略地做产品。
一流选择厂家口碑与质量,三流只看价钱
最后选择合作工厂也很重要,一流经销商与三流经销商选择厂家有什么区别?一流经销商更看重厂家品牌与产品质量,三流经销商更看重价钱。
在一个价格战激烈的市场,经销商都希望厂家能够给到更多的价格优惠,价钱往往是经销商选择合作厂家的关键因素,只要厂家给到价格足够低,即使产品不怎么样也可能会代理,这点从一些展会现象就可以看出,展会上往往是价格很低、很优惠的厂家签约很火爆。但是,对一流经销商来说,仅仅是看价钱是不够的,还要看厂家跟经销商的合作理念、快速应对市场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如果厂家只是价格优惠,终端管理跟不上,没有合作理念,经销商拿完货后就不理经销商死活了,这种厂家合作起来得不偿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11-8/210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