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资经销不赚钱的7大“症状”!


  一年下来,农资经销商虽然从早到晚含辛茹苦地劳作,到头来却换来“一场空”,到底经销商的利润都去了哪里?总的来说,经销商应该去好好检讨一下自己,对全部账务来个全面盘点,仔细算一算账,层层深挖,看看到底是亏在哪里了!为大家盘点了经销商不赚钱的“7大症状”,看看你中枪了吗?

  1、恶性竞争引致利润流失

  农资(包括饲料、兽药、农药、化肥)经销商迫于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无时不受到供货厂家、竞争同行、下游零售商、新兴流通渠道等的挤压,同时,有些经销商规模还上不去,抗风险能力也非常有限,经常不得不将已经到手的利润再投到竞争中去,从而进行痛心的砸价,去确保市场地位,去确保生存空间。

  从总体看,农资经销商很少会找机会进行合作。很少有经销商看远一步,化敌为友,利用各自的产品优势,渠道优势,进行产品互供,通路共享,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进行联盟。

  采用恶性竞争这种方式去互相搞乱市场,不可能存在双赢,肯定是双输。

  营销提示:既然是同处一个战线的战友,为什么不能握手言和,共同发财呢?从当前农资行业的总体形势看,对于农资连锁、农资联盟的说法都各有褒贬,事实上,农资连锁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可以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统一价格销售;而农资联盟则能够借助各自的通路,经销商之间可以进行产品互供,这种方式最适合于拥有着不同产品而有着不同销售区域的经销商。

  2、运营成本悄然吞噬利润

  许多农资经销商一般只对产品进与出的价格差比较敏感,而对于运营成本、费用开销等方面却没有进行很好的预测,很多时候利润就被无法控制的成本和逐渐上升的配送费用悄然吞噬了。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各项运营成本和开销费用之和所得到的,而农资经销商老板们有几个有这种算法?

  农资经销商只知道销售了一箱农药、一包肥料赚了多少钱,却很少考虑到成本与费用,没有很好地对产品的合理价差进行设计。经常感觉某个产品的价差不错,一年下来也销了不少,却没想到减去成本与配送费用后,这个价差还不大,几乎是在亏本经营。

  营销提示:建议农资经销商老板们必须有点财务知识,没有的应该赶快补补课了!否则永远不能预测自己的利润是多少,应该是多少。有点理财的观念也是重要的,否则怎么理好一个这么日进日出金额达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家呀?

  3、经销商缺乏管理知识

  营销专家都说“从管理中去要效益”,市场管理、人员管理、产品管理、财务管理、库存管理、价格管理、车辆管理等等,都能产生收益,而很多农资经销商却与之擦肩而过。

  从农民(种植户、养殖户)→零售商→经销商……一整条供货链来看,农民买药、买饲料赊销、零售商入货赊销,一环紧扣一环,货款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该催收的不收,货款的利息损失与利润相抵之后可能还亏;产品价格管理不行,导致价格越卖越低,利润流失越来越多;人员管理不行,导致人浮于事,白白将利润化作了不干活的人的大量工资额;随手开支,也不计账,到头来花销大于收入;元和绿宝—中国最大标准化微生物肥料生产基地,无目的不节制地陪厂家代表和领导吃喝玩乐,这种支出却并不于业务有益,产生不了效益……既然存在着这些问题,都根本没有好好做经营管理,哪来效益?

  营销提示:经销商学点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一些管理培训,请些专业的管理人员,这都是必须的,不要任何事都揽在自己的身上,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一些锁碎的工作可以下放就下放。

  4、环节间摩擦损耗过多

  企业内部系统管理不和谐,配送车辆经常需要进行维修,大笔的维修费用不得不出,如果出现车辆撞人之类的大事故那就更不得了;产品损耗严重,破损太多,厂家不予补贴;经常丢了产品都不知道,也没办法核计;产品过期了不知道,只得折价退回厂家;不该现在进的货却进了,结果占用了企业一大笔资金,这样也极大可能引起另外一种畅销产品的断货;仓库不重视防火防盗,如果发生大火能让经销商多年积累付之一炬,再做牛做马干十年也补不回损失!

  如果每个环节都将利润损耗一点的话,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最后都能导致产品销售不正常的话,这样,利润就如流水,流一点,漏一点,最后当然导致利润的干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预测 总体 仓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