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让功能性大米助力人身健康


  富硒米。在含硒量丰富的土壤里生产出来的稻米。富硒大米中的有机硒的含量是其他大米含量的8-10倍,长期食用对对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糖尿病、肝以及心脑血管、肠胃、眼睛等皆有十分显着的作用。

  富锗米。在含锗量丰富的土壤里生产出来的稻米。有机锗对一些癌症肿瘤的镇痛、老年人免疫功能、骨质疏松、早衰及其某些高血压病有保健与医疗价值。目前在美国、韩国与日本已经是一种成熟的科研成果,属于现在比较流行的功能食品。

  2、通过水稻品种遗传改良获得。代表性品种有:

  低蛋白米。日本通过置换遗传基因开发出低蛋白米,其主要蛋白,即各蛋白含量比通常大米减少40%。通过将阻碍形成各蛋白DNA遗传基因移入稻米细胞,使大米低蛋白化,尤其适合酿酒用及忌食蛋白的人群食用。我国上海师范大学董彦君教授研究团队利用从日本引进的“春阳”与上海主栽水稻品种“秀水128”杂交,历经7来了育成能辅助治疗肾病的优良粳稻品种——益肾稻1号等系列稻谷。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该品种与上海普通大米品种相比,食味产量相仿,但总谷蛋白含量下降61.7%,不利肾病患者的易消化吸收蛋白可下降60.8%,可辅助食疗肾病。

  高蛋白米。日本用Co-r-射线照射3个品种作变异株的原株,得到蛋白质含量13.3%以上的高蛋白米,比非照射水稻蛋白质含量6%—8%增加50%以上,使大米兼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

  高赖氨酸米。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促进人体生长的重要元素。日本利用N-甲基-N亚硝基胍化学诱变改良水稻胚乳,育成大米中的赖氨酸含量由占总氨基酸量的4%增加到5.1%-6.38%,且组氨酸含量也大幅度增加,因而提高了大米的营养价值。

  宜糖米。我国浙江大学依据“药食同源”、“寓药于食”的传统理念,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诱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国际上率先创造了系列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新种质,从中培育抗性淀粉含量高达10%以上的功能性水稻品种,并将其稻米产品命名为“宜糖米”。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具有降低血糖、降血脂,有利于肠道健康等多重保健功能,可以从源头途径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害,是世界上首个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纯天然的功能性稻米。

  3、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代表性品种有:

  低过敏米。日本将其列为第一功能食品,食用后能防过敏。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培育而成,变应原蛋白质可减少80%。也可利用蛋白酶反应,将导致人体(特别是小孩)过敏性皮炎、皮疹等发生的过敏原蛋白除去。据临床试验,1000名米过敏患者,有90%得以改善。

  低蛋白米。日本通过置换遗传基因开发出低蛋白米,其主要蛋白,即各蛋白含量比通常大米减少40%。通过将阻碍形成各蛋白DNA遗传基因移入稻米细胞,使大米低蛋白化,尤其适合酿酒用及忌食蛋白的人群食用。

  高半胱氨酸米。日本将产生半胱氨酸的基因大量植入水稻细胞,培育而成富含半胱氨酸蛋白质,可抑制病毒繁殖所需酶之活性。将这种米提取液注入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细胞,病毒便能停止增殖,也可防止引起食道感染的病毒增殖。

  高含铁米。日本科学家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成的高含铁米,是将大豆中的铁蛋白基因取出,然后植入土壤杆菌,并利用这种转基因杆菌感染水稻植株,使水稻也具有这种高铁量基因。据分析,这种转基因水稻大米10粒含铁3.4μg,比通常大米高出2倍左右,只要三餐食用这种米就能满足人体每天需铁量的30%—50%。

  防动脉硬化米。日本利用转基因技术,借助于土壤杆菌把大豆球蛋白基因植入水稻中培育而成的大米,能提高大米中大豆球蛋白及赖氨酸含量,大豆球蛋白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

  富含维生素A米。国际水稻研究所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克隆合成维生素A或维生素A前体基因移入水稻植株,培育出的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望成为低成本药品的载体,从而给因严重缺乏维生素A而患眼病的人们带来福音。瑞士科学家通过在稻谷植株中加入三种基因,最终培育出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稻谷,食用这种米后,米中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换成维生素A。

  4、其它途径获得。代表性品种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米 水稻 稻谷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