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动政策逐步向普惠性过渡。在当前的行政决策体制下,涉农相关部门掌握了相关资金项目的分配权利,并由人格化的行政人员具体决定。在监督和决策机制还很不完善的背景下,这就赋予了相关行政人员很强的自由裁量权,并可能引发项目承担主体错位、资金浪费、资金套取以及寻租等现象,使得项目资金的相关权利处于公共领域,从而引发寻租行为及租值消散。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建立健全项目评审机制以及加强监督以外,还应从资金项目的自身设计入手,具体来讲,就是逐步削减专项转移支付,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并在项目设定上将很多主观性很强的标准改变为可以由数字支撑的客观性标准,并对达到标准的支持主体给予普惠。如此,就能大大减少了由“人情”带来的无序行为,压缩了政府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让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在争取涉农政策上处于起点公平的竞争环境。
4.优化政策制定机制。当前“三农”政策的制定,基本是由相关部门在主导,是各政府部门及其压力集团博弈均衡的结果,带有很强的部门利益色彩,学界、民间的参与严重不足,这样,政策的适用性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本文认为,制定“三农”政策应注重吸收基层的实践经验,倾听农村各阶层和相关主体的期盼和诉求,注重问题导向,更多问计于民,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比较紧要的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发挥民间团体、农民组织以及各类智库的作用,增强各类涉农民间组织在农民和国家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积极吸收各类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强化“三农”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
二、强化政策执行监督
政策执行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它必须服从、服务于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但是,在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执行权的运行往往背离公民权利和公共利益,从而阻碍社会进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为使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更加透明和公正,从主动方面来说,执行主体有必要公开与政策相关的信息,保障公众知晓政策,而从被动方面来说,执行主体应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舆论监督,以使执行行为得到及时调整和修正。从当前“三农”政策的执行情况看,迫切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
1.加强相关政策的信息公开。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与公众在信息公开问题上的兴趣并非趋于一致。如果信息公开意味着公民的某些权利的实现,那它也意味着政府的相应义务,这会导致政府有排斥信息公开的倾向,从而引起政策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和监督。在“三农”政策落实过程中,要将信息公开制度化,对政策内容、优惠对象、执行过程、资金预算等方面公之于众,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满足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层政府、村级组织等涉农主体的知情权。在信息公开过程中,除了使用文件、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外,还要加强网站等新兴媒体的宣传力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三农”相关政策。此外,还可以结合农村的特点,通过墙报、标语、明白纸等鲜活的方式让农民知晓法律和政策规定,特别是涉及农业补贴、工商登记、税费减免、资金项目等方面,要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三农”政策落实的良好环境。
2.加强相关政策的舆论监督。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舆论监督,是指公众或组织借助大众传媒形成舆论力量以对执行权力运行的偏差行为进行披露、建议乃至批评,以影响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效果的活动。加强对“三农”政策执行情况的舆论监督,一方面,要发挥大众传媒“群众喉舌”、“政府镜鉴”的作用,表达民意,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如2013年10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曝光的江苏一农民合作社办理营业执照受到刁难的事件,就很好地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和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舆论报道还要从各地落实农业和农村政策的实践中挖掘出好的经验和典型,为其它地方提供启示和借鉴,提高有关机构和人员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对受众的吸引力,引导舆论监督注重社会效益,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6-16/6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