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如何看待中国粮食自给率 采访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研究员


  近几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供给增加,有力支撑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近两年,我国谷物进口量呈现增长趋势,引发社会对我国粮食自给水平的担忧。近日,记者就此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姜长云研究员。

  问: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答:所谓粮食安全,是指能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期都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维持其生存和健康生活所需的基本食品。通常用粮食自给率,也就是当年粮食产量占当年粮食消费量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水平。它能比较恰当地反映一个国家的饭碗能否端在自己手上,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国际贸易。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在100%以上,就是完全自给;在95~100%之间,属于基本自给;在90%~95%之间,是可以接受的粮食安全水平;一旦小于90%,粮食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

  英文翻译时,通常将“food”译为粮食,实际上“food”准确的意思是“食物”,它比我国常说的“粮食”概念要宽得多。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在国际上并不存在与我国口径完全一致的粮食概念。我国统计中真正能与国际比较的,既不是食物(food),又不是粮食,而是谷物。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口径,谷物包括小麦、稻谷和粗粮,粗粮又包括玉米、大麦和高粱等。在我国,谷物主要是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类,以2011年为例,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合计占谷物总产量的98.4%。因此,在比较我国与国外的粮食安全水平时,采用谷物自给率代替粮食自给率,更具有统计上的可比性。谷物自给率反映谷物,主要是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自给水平。我国的粮食生产以谷物为主,谷物产量一般占粮食总产的90%左右。只要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稳定供给,稳定粮食自给率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问: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处于什么水平?答:中国是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基本自给,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上首次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2008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在计算粮食自给率时,如果按照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作为粮食口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平均自给率达到100.5%。其中,2009年以前,除1996和2004年低于100%以外,其余年份的粮食自给率都超过100%。近几年,尽管粮食连年增产,但由于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较快,粮食自给率有所下降。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99.6%、99.1%和99.2%,2012年下降至97.7%,但仍在95%的基本自给线以上,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牢固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较多,2010年以来,进口量都在5000万吨以上,去年进口量5800多万吨。按我国的粮食统计口径,大豆纳入粮食中的豆类统计。按此口径算,我国粮食的自给率水平就低了一些。

  但大豆是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原料和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按照国际惯例,都是统计在油料作物中。我认为,这种统计是比较科学的。多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徘徊在1500万吨上下,大豆进口量已接近国内产量的4倍。如果抛开豆类和薯类,按照国际可比的谷物概念,我国在2008年及以前基本呈现粮食净出口状态,只是从2009年开始才出现谷物少量进口。可见,把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往往明显夸大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会形成不必要的恐慌。我们应把粮食安全的重点放在口粮和饲料粮的安全供给上,就是要大力发展稻谷、小麦、玉米等谷物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2012年,我国谷物进口虽然增量较大,但都在国家进口配额之内,占国内谷物生产、消费总量比例较小,并未改变我国谷物供需基本平衡的局面,对全球粮食市场运行也未产生明显影响。据测算,2012年我国大米进口231万吨,占国内产量的1.6%,占全球贸易量的6%左右;小麦进口369万吨,占国内产量的4.4%、占全球贸易量的2.7%左右;玉米进口521万吨,占国内产量的3.6%、占全球贸易量的4%左右。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的价格优势明显。至于主要粮食品种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同我国连续多年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临时收储等措施鼓励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有很大关系。二是适度进口部分高端优质大米、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饲料用玉米等满足国内多样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余缺调剂性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小麦 大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