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当前农资流通服务的基本特点与存在问题_农资市场


    

    推进农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扶持农资市场体系建设首先要做好规划。各地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农村市场发展规划,明确建设重点,加强对投资方向的引导。其次要培育市场。要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农资市场,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在源头环节加大农资市场监管。第三要培育企业。对部分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与引导,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型农资企业到农村建立农资连锁经营,取缔无经营主体资格或实际达不到经营资格要求的经营户,同时,禁止县级合法经营主体设立分支机构,严防二级代理甚至三级代理现象发生,从源头上净化农资市场经营环境。

    (二)采取必要措施干预市场的价格有关部门应该利用定点农资市场的监测数据,及时掌握市场变动信息。不能完全采取“限价令”的调控方式,而应该采取“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方式,扶持农资产业。既要堵住价格上涨的势头,又要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价格上涨的因素,限制生产农资的原料价格和运输价格,限制零售商的炒作行为。

    (三)提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规模实践表明,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农民欢迎、企业积极、政府关心,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杜绝农资质量安全事故的有效途径,是构建新型农村流通消费形式的重要要求,也是构建农资打假和监管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建议中央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对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予以重要支持,切实解决项目引导政策和资金等问题。

    (四)加强农资打假和监管体系建设在中央一级,要进一步细化“中央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工作体制,明确分工,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联动机制。在地方一级,要加快农业综合执法步伐,加强队伍体系建设,提高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业务水平,提高案件发现与及时查处的能力,特别是查办大要案的能力。

    (五)积极推进农资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逐步推行农资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和分类监管,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的监督、警示、规范、引导作用,促使农资市场主体健全进销货台账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和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提高企业和行业的自律能力。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研中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资价格 流通服务 种子 总体思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