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催熟剂来袭 农资市场乱象环生_农资市场


  面对乙烯利的影响,陈伟感到很无奈,因为农产品检测中从未要求检测乙烯利这样的催化剂,而农资店也一直有售,并推荐使用,所以菜农们才放心大胆地进行果蔬催熟。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表示,农民作为一个直接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者,基于他本身的科技文化知识的欠缺,往往是不具备鉴别农业生产资料的能力的,因此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行政管理部门对农资市场进行规范。

  而事实上,农资市场的乱象历年来都对农民的生产造成不利,进而影响整个农产品供应链。

  江苏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世岩指出,当前农资市场比较混乱,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过多。按照国家体制,质检部门监管农资生产的源头,工商部门监管农资流通领域,但在包括江苏省在内的部分省市,并没有明确分工,造成了职责不清,有了利益争抢,遇到问题推诿,监管漏洞多,从而让生产厂家和销售商钻了空子。

  此外,农资市场始终在开放和垄断当中晦暗不明,也造成市场经营户增加,但对经营者的规范缺失的现象。

  记者从南京当地一些农资公司和农资店了解到,目前有一些县级农资公司只设一个经理,一个会计,它不直接经营农资,但是到工商部门办理多个营业执照,以租赁、承包的形式发给下岗职工或其他社会人员经营农资。另外,每个乡镇都有1个到3个土肥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分支机构,一些个体户采取挂靠、承包的方式,从这些部门取得经营资格,成了经营农资的主体,造成了农资市场经营混乱。

  同时,农资市场的经营主管部门太多,供销社、土肥站、果桑站、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都经营农资,也使经营渠道多而混乱。

  为占领市场,一些小厂家甚至自主推销,送货上门,或厂方与代理商联合经营,采取检测土壤成分给农民出示配方,联手制造农民所需的标准化肥、农药。

  在江苏某地近日针对乙烯利的一次执法检查中发现,一家农资销售点出售的“乙烯利”产品包装袋上却赫然印着“农肥(2005)临字XXX号”的字样。而在实际的生产操作中,“乙烯利”应该是一个农药品种,按规定,其包装上应该标明“农药登记证”。

  知情人士称,农药的生产准入、登记备案、监管、使用规范等一系列流程更为严格。以“乙烯利”为例,作为一种农药,它的使用量、使用对象、使用方法等都有明确规定。

  该人士称,“”乙烯利“以农肥的形式出现,在使用环节上,不像农药一样有详细的规范指导,种植户弄不清楚使用方法,就有可能出现蔬菜催熟剂滥用现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热带 香蕉 催化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