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集体突围:河南乳业的品牌时刻 (5)


企业样本一

  剧痛之后:“花花牛”迎来新时代

  □经济视点报记者 张前进 李登攀

  如今,虽然三聚氰胺事件最终以三鹿倒下而已告一段落,但其“阴影”对中国乳业的影响还在继续。

  “现在,先活下来再说。”透过这么简短的一句话,记者能够体会到,作为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花牛)的掌舵人,李文献肩上的担子是多么沉重。

  当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受到一次有生以来最严重的创伤时,“活下来”便成为企业的第一要务。经过这次剧痛之后,花花牛到底如何活下来,再需多久才能挨过这道劫难而开始走向复苏?

  作为河南乳业龙头的花花牛,正在经历着蜕变的阵痛。而这,也在无时无刻地考验着李文献。

  摆脱“阴霾”

  正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2002年,三鹿布局河南,选择与花花牛这一河南龙头乳企联姻,组成河南三鹿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但是这段姻缘,让花花牛过得并不快乐和幸福。

  4年之后,花花牛便开始计划建设独立于“三鹿”之外的生产能力,“去三鹿化”的序幕由此揭开。

  三聚氰胺事件又加快了双方的分手,为彻底洗掉与三鹿的干系,花花牛展开了一系列的“去三鹿化”行动。

  2008年10月初,河南三鹿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便更名为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底,花花牛和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最大食品配料供应商嘉吉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研发高端功能性乳品。

  分析人士据此认为,此举一方面为壮大花花牛实力,进一步摆脱三鹿的影响,而另一方面也将为河南乳品行业产业提供升级的机会。

  2008年12月23日,花花牛发布减资公告,注册资本从原来7600万元人民币减少到5012.03元人民币,而这也成为花花牛与三鹿断绝关系最为重要的步骤。

  据花花牛办公室主任马永升介绍,2008年10月6日,郑州、新郑和漯河三家花花牛的营销就整合在了一起,三个公司只做生产,产品统一由新组建的营销公司销售。

  同时,郑州花花牛增资扩股,引进民营资本并实现职工持股等一系列方案来稀释整体股份,为与三鹿彻底断绝关系做最后的努力。

  据了解,目前,三鹿依然是花花牛的股东,花花牛也正在通过法律途径摆脱跟她的关系。 

  现实困境

  而如今,摆在花花牛面前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其中首要的问题便是消费者受到“创伤”的消费信心如何再次树立。而从现在的市场形势来看,短时间内消费者的心灵创伤恢复还有待时日。

  从业内知情人处了解到,在市场需求疲软的条件下,按照原合同价格收购合同农户的合格牛奶,造成原料奶严重过剩,是倒掉还是喷成奶粉,花花牛只能选择后者,虽然要占压大量资金。

  目前库存奶粉如何处理也成为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据业内人士了解的消息,花花牛目前仅库存奶粉就达近300吨。按每吨2万元计算,就是笔不小的数目。

  何况,奶粉只有1年左右的保质期,如果1年内没有消化掉,就要白白地浪费。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花花牛已向郑州市政府申请生产奶粉补贴,每吨补贴为800元左右,但是面对现在每吨近两万元的市场价格,即使得到这些补助,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何况,这样的补助能否到位还是个未知数。

  另外一个现实困难是原材料成本偏高。李文献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的奶粉已经达到2.5万元左右一吨,国外进口的不到2万元。“每生产一吨就要赔几千元,如果进口奶粉放开,中国的乳企的日子将更是雪上加霜。”

  面对这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李文献虽然倍感压力,但却坦然应对。因为,他相信自己与自己的团队能够驾驭它并且有信心解决。

  迎来新时代

  “与三鹿在今年上半年就会完全断绝关系。”李文献如是说:“在行业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重压下,2009年将是中国乳业最困难的一年。”

  随着一线乳品品牌的元气大伤,区域性乳业品牌追赶机会来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检测 奶牛 散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