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2007年农资价格走势总体不容乐观


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和用肥旺季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2006年,化肥价格总体呈稳中上升走势,但主要化肥品种平均价格水平比2005年同期有所降低。预计2007年农资价格走势总体将不容乐观,部分品种价格将会有所下降。

  2006年农资市场态势良好

  2006年,国内农资市场继续呈现良好态势,化肥价格情况明显好于2005年度,市场需求活跃,资源供应充足,上半年价格从2005年底部由低走高,7月份以后有所回落。具体来看,农资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产量快速增长,资源供应充足,市场压力增加。2006年国内化肥供给增长较快,10月份全国化肥产量为454.2万吨,同比增长12.3%。产量增长导致国内化肥厂家面临一定的困境,尤其是部分氮肥和复混肥企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需求增长、成本提高。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粮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出台实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村对化肥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从成本上看,尿素的生产原料以煤和天燃气为主,煤炭价格近年持续上涨,并且产量下降,导致供需矛盾明显。据统计,2006年7月,全国电力价格普遍上调了0.03元/千瓦时,尿素生产成本增加30元/吨以上,天燃气的价格上涨已使尿素的成本上涨120元/吨。

  价格变化表现出较强的季节性特征。一季度尿素处于使用淡季,再加上经销商和冬储商对市场信心不足,导致市场十分低迷,价格明显低于2005年同期。3月份以后,随着春耕的逐渐来临,需求迅速增加,价格也迅速上升。与此同时,前期没有储肥的冬储企业不得不入市采购,放大了用肥旺季的需求,使得价格加速上扬,并达到2005年同期的水平。6月份,尿素市场平均价格达到1900元/吨,比年初上涨了250元/吨。7月份以后,由于需求下降而产量持续快速增加,尿素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走势,大多数地区的下跌幅度都达到了150~300元。9月份后是用肥淡季,只有局部地区还有些用肥及一些工业尿素用量,价格趋稳,只是年底随着淡储资金的到位,各地淡储工作陆续开展,各地尿素市场价格出现小幅反弹,普遍上涨20~40元/吨,总体看各地的价格变化不大。

  2007年化肥市场风险增加

  2007年是我国化肥市场的关键时期,产能将继续扩张,消费市场增长受限,外资进入加剧市场竞争,市场生存空间挤压,一些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的选择,以及国家对种粮成本等政策上的控制措施,价格上升的压力加大。

  市场放开,整合加剧,打压价格。我国政府按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6年12月11日起全面开放化肥业的批发、零售市场,并在取消对化肥价格限制的同时,也取消对化肥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政府主要通过调控化肥的供求来稳定市场价格。酝酿两年之久的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箭在弦上,国内化肥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尽管目前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比较稳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但流通企业自身实力没有外资雄厚,经营管理水平也相对落后。2007年行业的整合将加剧。而目前,国内化肥市场并未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在此过程中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时期。因此,2007年将是价格竞争相当激烈的一年。

  产能继续扩张,尿素价格趋降。由于近年来新增产能投产迅速,国内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而“十一五” 期间的产能还将进一步扩大。同时,全球化肥产能也会有较大增加。据越南化肥协会称,越南计划在2005~2010年期间建设4家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其年产能力总和为180万吨。化肥生产不断上台阶,而农业需求则在缓缓爬坡,预计2007年,化肥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很难被农业的需求所消化,供大于求的矛盾会延续一个较长的时期。

  尿素出口市场难以全面放开,出口数量受到限制。由于化肥是高能耗产品,同时为保证国内资源供应、满足农业用肥需求,许多国家都对其出口做了限制。中国在如期开放化肥市场的同时,相关化肥进出口贸易政策保持不变,将继续实行国营贸易进口管理,继续执行进口关税配额政策。2007年国家对尿素出口的限制政策仍会延续,短期内国家不会调整计划,尿素出口关税依旧高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尿素 总体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