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东北:农资涨价,蚕食中央惠农政策


近期在东北农村地区采访了解到,春节过后本是东北地区农资销售的淡季,但农资开市价格偏高。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农资涨价冲淡了中央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蚕食了农民增收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加大今年农民增收难度。

  农民:农产品价格赶不上越涨越快的农资价格
     
  辽宁省北宁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记者在当地集市采访了解到,虽然目前的反季节蔬菜价格比前几年要高很多,但是较高的农产品价格还是赶不上越涨越快的农资价格。北宁市窟窿台镇农民高树柏告诉记者,去年初西红柿价格是每公斤2元多,虽然今年涨到了4元,但农资涨价把这部分菜价上涨的收益抵消了。高树柏说:“农膜、肥料、农药、种子一年要增长1000元钱,农民目前的负担还是比较重!”
     
  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镇永隆村农民王洪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里有15亩旱田,需要二铵500斤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仔细一算,要比农业税减免前多花200多元;需要尿素9袋,每袋价格比农业税减免前上涨近20元,为此,要多花180元;再加上柴油和农药,这样所有农资全算下来,总计金额要比农业税减免前多花近500元。农业税减免以来,王洪财家的15亩旱田每年得到的国家粮食直补和免税优惠的520元,几乎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占。

  经销商:农资价格有可能出现新高
     
  吉林省农委市场信息处彭飞告诉记者,根据吉林省农委对全省14个基点调查县的数据统计,综合各种影响价格涨落的因素分析,2006年春耕备耕期间,东北地区生产资料价格总体上处于涨势。
     
  密山市金大地农资公司是黑龙江东部最大的农资经营企业,这家企业的总经理刘学军表示,今年的化肥、农药价格仍处于较高价位,农民种地必需的农膜、柴油的价格仍在上涨。农资价格的高位运行还将持续下去……
     
  记者在沈阳市东陵区白塔镇唯一的一家农资商店采访时,店里的农资销售员告诉记者,3月下旬到4月初,东北农民开始大规模准备春耕生产的时候,农资价格有可能出现新高。

  政府:遏制农资涨价还需多管齐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农资在流通环节利润过高,是造成当前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建议,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可采取多项配套措施,遏制农资价格上涨的势头。
     
  一是从源头做起,对原材料、生产厂家、流通等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价格调控。黑龙江省鸡东县农委副主任徐占元认为,遏制农资涨价还需多管齐下,在全方位价格调控过程中,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强与农业、财政、税务等部门的配合,严把农资生产关、流通关、营销关,严厉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
     
  二是开展农资直接补贴机制的试点工作。吉林省九台市苇子沟乡党委委员兼头道村支书张德隆认为,国家可借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经验,把对农资生产、流通领域的补贴逐步转为与农资市场价格变化相挂钩,对农民实行农资价格直接补贴的方式,缓解目前农资市场经常遇到行政手段干预的尴尬局面。
     
  三是大力发展农资连锁经营。辽宁省锦州市农委主任赵难说,当前,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的着力点应放在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方式、加快农资连锁经营的发展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资价格 农民增收 蔬菜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