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资流通市场谁能分一杯羹?


       “我们在兰溪的农资直营店现在经营情况比较好。”昨天,浙江省农资集团金华惠多利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选良告诉记者,他们还准备扩大规模,在金华周边县市再设几个区域配送中心。
    在该公司和婺城区组织的送农资下乡活动中,仅两天时间就已经在雅畈镇和古方片卖出了30多吨化肥。据参与这次活动的婺城区工商局曹副局长介绍,有很多农民表示,希望以后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
    据陈选良解释,之所以农民争相购买化肥,一个原因是他们这次出售的化肥价格低于其他经营户,另一个原因是广大农村对农资需求很大。
    我市其他农资公司的人员也意识到这一点。据婺城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业务指导科科长郑继跃介绍,上次他们参加一个农资流通企业诚信会议,有不少企业都对农村农资市场虎视眈眈。而供销合作社作为流通网络主要分布在农村的商业机构,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中华全国合作供销总社放言,将投入巨资在3到5年内让旗下30万家合作社遍及全国50%的行政村。
    据婺城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郑如升介绍,他们已经有所动作。今年1月,他们出资45万元组建了新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它将担负起供销社进军农村市场的重任。目前,该供销社已对旗下网点改造完毕,原有81个网点被压缩到66个。新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将依托这些网点对农村市场展开先入为主的战略进攻。“在行政区划调整后,我们只剩下了农村市场,现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不过郑主任表示,供销社的改制工作太超前,现在要做整合时才发现原有网点已经被承包出去了。
    对于想要在广大农村农资市场分得一杯羹的企业来说,经营风险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农村市场不同于城市市场,其特点是消费能力低,还有人口分散。”汤溪工商所林振宁所长表示,农资流通企业要想在农村市场站稳脚跟,必须有资金实力和长远目标。
    他分析说,由于农村购买力相对较低,商业企业在城市的经营模式无法复制到乡村。针对农村人口分散的问题,这些抢占农村市场的农资流通企业必须对较高的物流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报期有足够准备。根据测算,在城市投资与在农村等额投资的毛利率比约为3比1。在这种情况下,大中型流通企业在农村建立商业网点很难赢利,甚至将面临亏损。
    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放开前后,县级农资企业大多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资不抵债,无力经营,因此广大农村农资市场出现了空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个体户、农业“三站”纷纷崛起,占领了原有农资市场。
    这类农资经营的特点是门市销售和流动销售。汤溪工商所所长林振宁告诉记者,这些农资经营者存在短期行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做出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前不久,该所对辖区范围内的农资经营户进行检查,发现一部分经营户经销的化肥存在着总养分含量低的情况。
    目前,准备进入农村市场的农资流通企业大都采取连锁经营、统一货源、统一配送的方式,这有利于加大和生产厂家谈判的筹码,以确保能够以最低的价格拿到货源。另外,货源统一还有利于确保农资产品的质量。
    据陈选良介绍,他们采取的是区域配送中心加直营店的方式。“直营店批零兼营,并直接受公司控制”。陈选良表示,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确保直营店不损害公司利益。但是他也指出,要建立遍布乡村的直营店开支巨大。因此,收编夫妻店为加盟店就成了直营店之外的一个补充。“目前已经发展了七家加盟店”。
    为确保对加盟店的控制,农资经销商一般采取与经营户签订协议的方式,对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加以规范。郑继跃科长表示,这是一种“统而不死”的经营策略。
    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多次表态,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和供销社系统进入农村市场。但是从记者采访到的情况看,企业普遍有进入农村市场的愿望,但是苦于扶持政策的缺失,大多还无力做出实质性的动作。
    “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很难在农村市场有所作为。”“惠多利”之所以较早进入兰溪布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东家”是浙江省农资集团。婺城区供销社郑如升主任感叹说,国家政策是明确的,但是配套措施以及扶持资金没有跟上,让企业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希望这种情况很快会有改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复制 缺失 农民利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