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国农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探索出六种有效模式

近年来,我国各级农业部门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农资市场秩序有了阶段性好转,为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有关资料,我国主要粮食产品的物质费用投入占总投入的60%以上,这些物质费用主要用于购买农资产品。另据农业部门测算,近几年我国主要农资年销售额达5000亿—8000亿元,其中肥料2000亿元、种子300亿元、饲料2700亿元、农药500亿元。农资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农民群众的购买力,直接关系着农民最现实的经济利益。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畅通农资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才能有效地降低流通成本,保证农资质优价廉,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张延秋日前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构建和谐社会与消费者维权座谈会”上介绍,近年来,我国农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在执法体系方面,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1539个县、159个地市州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部分省县级综合执法覆盖面在90%以上。在质量检测体系方面,农业部门现有国家级和部级质检中心323个。其中,农业投入品类质检机构125个。在农资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方面,现有农业法律法规及其配套制度20多部,基本覆盖了主要农资品种。

    同时,农资打假力度不断增强。在净化源头方面,实行关口前移,狠抓源头监管,由主要靠“打”、“防”结合,突出“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在市场抽查方面,加大了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并依法将抽查结果予以通报或曝光,取缔了一批违规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格。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正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力地推动了农资打假从案件查处向全程监管的转变。

    近年来,农业部结合春秋季农资购销使用高峰,广泛开展各项活动,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据了解,自2005年开始,农业部先后启动了两批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各级农业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开拓创新,探索出多种切实可行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有效模式:

    ————连锁经营型。这种模式以大型农资经营企业为依托,通过物流配送实行连锁经营,主要有连锁加盟和连锁直营两种形式,连锁店接受总公司统一管理,农资产品由总公司统一采购配送,价格由总公司统一制订。连锁经营模式覆盖范围广,适应能力较强,已逐渐成为农资经营的主要形式,也是推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主要模式。据统计,目前我国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企业已有近千家,连锁门店达3万多个。

    ————龙头企业带动型。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原料基地或“农业车间”,按照标准化要求,统一组织生产,企业向基地和农户提供放心农资、管理技术及使用方法等一体化服务,并对农资来源、质量等进行严格控制,全程监控生产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对基地农户统一进行培训,向农民提供管理技术和农资正确使用方法等系列化服务。

    ————专业协会型。专业协会自发成立,由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涉农部门、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等共同参与,协会与农资生产企业直接对接,统一采购配送农资,同时组织农技部门对农户进行培训。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减少了农资流通环节,降低农资购买价格,保证放心农资低价供应。目前,专业协会模式发展非常迅速。

    ————企业直销型。这种模式由农资生产企业通过设立区域代表、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协议等形式建立农资直销网点。

    ————农技推广型。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依托,组建县、乡、村三级放心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网络,同时为农户提供农技服务,如河北省邯郸市,通过选取有一定技术力量、经营规模、信誉优良的科技服务站与富邦农资连锁营销有限公司相结合,以公司为主体,以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以科技服务为切入点,推动良种、良法到田,先进技术到户。

    ————股份合作型。即由农民、企业牵头或涉农部门参与等多种形式兴办的各种类型合作社,合作社直接为社员提供放心农资和农产品销售等服务,社员负责提供充足优质的初级农产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专业协会 农民群众 农资价格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