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解决农资问题的第三条出路


  今春以来,有关农资供应、价格、质量等问题不断出现,如何解决好农资问题,各地已经采取了许多办法措施,在这些办法中,治标的多治本的少,如何能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呢,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来思考一下呢,于是就有了—— 
解决农资问题的第三条出路——兼谈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新思路出新办法

  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在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农民抱怨:“化肥太贵买不起”、“粮价前脚小涨,农资后脚大涨,怎么种都是亏。”显然,控制农资价格已经成为现阶段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时下,春耕已过,回过头来我们正好可以做一些反思,总结经验,探索解决农资乃至农业生产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的办法措施,以便能够长期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为此我们走访了国家财政部农业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与专家们进行了专题对话和访谈。本期周刊,我们发表的是本刊主编与国家财政部农业司司长丁学东的对话:《解决农资问题的第三条出路————兼谈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的文章《提高耕地质量已迫在眉睫》。

  希望对话及文章中的观点、想法、建议能对各地解决农资等问题有所启发。———编  者

  农资涨价成为增收的一大障碍

  记者:针对农资涨价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于3月18日作出部署,要求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好化肥等农资价格检查,扩大检查的声势和影响,形成春耕期间对农资价格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许多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着手从农资的生产和流通环节遏制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另一方面,也有论者提出,国家可以借鉴粮食直补的经验,把农资补贴直接发给种地农民。您对此有何看法?

  丁学东(财政部农业司司长):对这个问题,解决的问题现在看来有三种思路,我就想把这三种思路做一个比较,第一种思路就是限价补贴,比如补农资企业,化肥不涨价,农资不涨价,包括农膜也不能涨价,这条路走不通。

  记:是的。这个实践已经证明过了。

  丁:对,为什么走不通呢,这个做法本身就违反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你不能限定价格,这个没有道理。第二个,对化肥生产企业来说,对农资生产企业来说,限定价格我觉得也没有道理,为什么呢?它的上游产品,煤炭,石油,电力,都是耗能大户,耗资源大户,它的上游环节涨价涨得这么厉害,怎么能限价,从需求方面来讲,也不可能限价,因为已经供不应求,怎么能把价格限制住,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农业尚未现代化  却出现了高污染

  记:那么还有其他的办法吧,也就是第二条路呢?

  丁:第二条路,就是你给我的文章里讲的(4月16日县域经济周刊《农资补贴应该补给谁》),对农资生产企业不限价,让它涨价,甚至放开涨,对农民硬性补贴,我认为这条路看似有道理,其实也根本走不通,什么理由呢,去年涨价在600亿元,是不是要补到600亿呢,那么就意味着仅仅是农资这一项就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成本增加600亿。

  另一个问题,中国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现在施用量,据农科院的反映,中国的化肥以氮肥的施用量为例,已经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的1.5倍,是德国的1.6倍,在这个情况下,还要上氮肥,就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边际效益递减,就是化肥对增产的作用越来越小。还有,就是土地板结,农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在已经显现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农业在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已经走出了一条高污染、高成本的道路,这个路子是不行的,所以我觉得这条路也是此路不通。

  记:是这样,您说得太对了。

  丁:所以我现在担心是什么呢,中国农业本身还没有现代化,污染水平已经达到了工业化水平了,现在江河湖海的污染一半以上来自农业,不是来自于工业,为什么呢,中国的化肥使用量当中,大概有效使用的可能不到一半,大部分是流失掉了,或者在土地里面,把土地给破坏了,所以我认为第二条路也走不通,不要说国家补不起,就是补得起也不应该走这条路,与节能型社会,与环保型社会,与五个统筹,与科学发展观都是格格不入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施肥 农资价格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