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春耕时节话农资


  标识虚假的现象,在化肥、农药和种子等农资产品中普遍存在。安徽省消协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化肥标签和使用说明不合格率为53%,农药标签和使用说明不合格率为21%,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不合格率为21%。2004年5月和10月,上海市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工作小组两次对该市农药标签进行抽查,发现不合格标签占27.5%,假冒占4.9%。标签总体合格率比2003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农药篇新农药难推广

  除了同样受价格和质量困扰外,农药还有自己的难题。尽管这几年,我国研发各类高效低毒、无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的势头很猛,一些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在新型农药的推广上却是步履维艰。生物农药效能高、无污染,但操作技术性强、价格高、见效慢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各种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由于以前长期使用,农民均已熟练地掌握其使用技能和方法。而生物农药使用技术要求较为严格,农民普遍缺乏基本的使用技能。另外,生物农药生产成本高,价格比化学农药贵出许多,使用后见效慢,很难博得农民的“欢心”。毒农药难禁止

  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近几年我国茶叶出口量逐年下降,每减少1万吨出口量,我国就减少创汇200万美元。今年2月份农业部又撤销了457个高毒农药复配产品的登记,但是市场上各种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屡禁不止。

  高毒农药量大而且价格便宜,药效又强,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灭虫,要比使用低残留农药要节省20%以上的成本,因此,在农民心中有很强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它较为简单的配制方法,也为制假者打开了方便之门,市场中的伪劣农药大都为化学农药。今年3月26日,河南省安阳市有关执法部门查处一个制造假农药的据点时,发现制假者只是将沙子装进搅拌机内,加入蓝色或红色的染料和一些淘汰的农药,搅拌一下,然后装进小包并封口,就生产出了一包包“高效农药”。

  禁止高毒农药,不仅是为了我国农产品的长远发展,也是打击假冒农药的重要举措。维权篇维权有“三难”

  农民消费者是弱势群体,他们文化水平不高,维权意识较淡薄,一旦受到假农资坑害,往往很难维护自身权益。总结起来,农民维权有三难:

  一是农资产品的特殊性和农民维权意识不强导致农民维权举证难。化肥、农药、种子这些农资是好是坏,凭肉眼难以辨别,等到发现是假农资时往往几个月过去了。而且农资效用的发挥与土地、气候以及农民的使用等诸多因素有关,不法经营者常用“使用不当”、“气候变化”等理由来搪塞农民。农民维权意识不强,不注重证据的保存也导致了农民维权取证困难。农民交易很少使用发票、收据等票证,产品包装也大多用过即扔,需要取证时往往“死无对证”。

  二是鉴定难、费用多导致农民维权成本高,让农民维权异常困难。农民购买农资的钱不过几百元,如果对假农资进行检测,费用最少也得几百元,权衡再三,大多数农民最终选择放弃。

  三是诉讼难。诉讼程序复杂,法律条款深奥,农民难以理清相互关系、搞懂其中奥妙,最终只好不了了之。防患于未然

  有关专家提醒广大农民消费者,购买农资时要养成良好习惯,防患于未然。

  1.购买时要仔细察看产品包装相关标识和经营者的证照。如购买化肥应查验有无合格证、肥料登记证号、厂名厂址、商标标识、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使用说明等;经营种子的,除营业执照外,须持有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证件。

  2.注意保存消费凭证,即国家税务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发票(其他任何收据都难以作为法律凭证使用)。并要求清楚地标明购买时间、产品名称、数量、等级、规格、型号、价格等重要信息。

  3.不要图便宜而不计较产品质量。不要轻信那些走村串户的推销者,对散装化肥、农药和种子,如果没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购买。

  4.碰到突发性产品责任事故,应在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保护好现场,并尽快请有关人员到现场勘察,获取尽可能多的证据。另外,使用前要注意留存化肥、农药和种子的外包装,最好保留少量原品,这些都是原始的凭证。

  5.投诉或提起诉讼时要注意时效性。我国《民法通则》和《产品质量法》都对消费者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做了时限上的规定,超过时限就无法提起诉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种子 尿素 磷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