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春耕时节话农资


化肥篇质量何时升

  “伪劣农资给农民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仍然是农民最大的经济负担。”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张正明痛心地说。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假化肥难辨别、显形慢,危害范围大。今年2月,河南省武 陟县农民因使用一种英宝牌的复合肥,致使小麦大面积枯死,经检测,该复合肥为假肥,是生产商盗用正规企业的名称生产的伪劣产品。但由于总经销商已经找不到,农民无处索赔。

  化肥品质肉眼难以分辨,农民又多重价轻质,一些不法商贩利用这一点,通过减少化肥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节省成本降低价格,以此来吸引农民消费者。广西自治区玉林市一些化肥厂,把生产磷酸二铵的废料当作新肥料“硫钙肥”销售,告诉农民可以当磷肥使用,但是据检测,其中磷的含量仅有1%左右。磷肥协会专家告诉记者,这种肥料对农作物完全没有作用,只是在一些地区被当作田地的调理剂。但由于其价格相比同类磷肥要低一半以上,许多农民仍抢着购买。

  复合肥有效成分不足,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包括一些知名品牌的产品,在抽查中也被发现有类似情况。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地生产,根本卖不出去,因为成本高,售价自然下不去,农民不认可,对经销商更没有吸引力。经销商更愿意销售那些质劣价低的化肥,甚至有意向农民推荐。因为劣质化肥利润空间大。有的化肥经销商甚至采取强行搭售的方法,向农民推销劣质产品。据中消协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5.5%的被调查者曾经遇到过“搭配”销售的情况。价格何时降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平抑化肥价格,然而各地的化肥价格仍一路走高。

  2004年山东省物价局一年中出台六次化肥限价政策,这在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即使这样,化肥价格也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5.8%。崔学军认为,四大原因导致化肥价格难降。一是市场需求增加。近几年国家给予农民各种利好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对化肥的需求也增加了。专家预测,今年化肥市场需求量会再增加2%左右。二是水、电、油、运等费用提高,生产企业成本上升。记者日前从国家发改委得到消息,今年我国煤电油运仍将处于总体紧张状态,化肥价格仍是稳中有升的局面。三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一些企业违反国家规定的出厂最高限价,通过一货两票、多收运杂费等形式,变相抬高化肥价格。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与肥料技术处副处长杨帆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按去年冬小麦平衡施肥水平计算,每亩化肥成本增加了26.4元,而国家对种粮的直接补贴为每亩7.4元,买化肥的价格不仅抵消了国家的补贴,农民还得再掏19元。只赔不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然再次受挫。”

  多年来,我国一直对尿素等主要农资实行“限价管制”,目的是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此,政府拿出专项财政资金补贴农资生产企业,同时给予税收、用电、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

  但是,限价政策并没有限住过快增长的化肥价格。以至有人呼吁,就像将“粮补”发给农民一样,将国家的农资补贴也直接发到农民手上,让农民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将更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与此同时,人们还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据刚刚公布的2004年年报显示,某一生产尿素为主的上市公司,每股红利高达7角多,其他尿素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也是大幅增长。这些数字,与化肥企业一直声称的“微利保本经营”形成鲜明对比,与农民高喊化肥涨价太快的呼声也极不谐调。标识何时真

  利用虚假标识欺骗农民,也成为化肥造假的主要手段之一。不法厂商的伎俩有:1.混淆标识。在包装上使用模糊概念或新名词,比如“纳米肥料”、“高科技符合技术”,或用汉语拼音标注冒充进口肥料。2.在总含量上做文章,标注的营养含量远高于实际含量。3.在重量上克扣。凡标注重量50±0.5kg的,都是负0.5kg,有的甚至连包装袋的重量都计算在内。4.借船过海。用与知名商标相似的图案、名称作自己的标志,或直接印制进口或名牌的包装装劣质化肥。

  面对这些花样迭出的作假手法,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根本无从辨别,被这些“大忽悠”忽悠两句就心甘情愿地把“拐”买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种子 尿素 磷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