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设施蔬菜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不少农民加入到发展设施蔬菜的队伍。但随着蔬菜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不少菜农面临土壤盐渍化日益严重的问题,隐患颇多。
由于设施大棚缺少雨水淋洗,养分经常随蒸发水移到土壤表层。施用过多的肥料如果不能全部被植物及时地吸收利用,就会在土壤中很快积累起来,这就是土壤次生盐渍化。
破解土壤次生盐渍化,关键是把土壤中大量存在的硝酸盐浓度降下来。目前,国内已有施肥预防、生物除盐等多种缓解设施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的方法,但大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盛海君解释,这些措施或者操作成本太高,或者不符合当地农民的操作习惯,不利于大面积推广。有些措施甚至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二次污染。为此,盛海君团队从养分平衡角度出发,根据碳氮互作原理,在农作物秸秆等组成的高碳固体有机物中,加入促进分解的快腐菌剂,配制成生物强化碳调节剂,并在土壤中使用。
试验结果表明,无论短期培养还是长期培养,通过向土壤中添加由农作物秸秆及促进其分解的快腐菌剂,土壤溶液中硝酸根的浓度均明显下降,且在一定范围内,下降幅度随碳调节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多可以在原有浓度上降低97.86%。同时,该技术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降低肥料使用量,从有效改善了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
据了解,在实际应用中,该技术能有效改善作物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平均降低生产成本13%,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目前通过推广,该技术已建立核心技术基地1个、技术示范点3个,示范区域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可降低20%以上。今年年初,盛海君团队与江苏某公司开展合作,已建成生物强化碳调节剂生产线1条,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0万元。
(甘琪 陶天云 乔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8-11-06/26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