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铁———为作物增产“打头阵”


铁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傲居植物必需微量元素的首位。大多数植物的含铁量为100~300 mg/kg(干重),果树、蔬菜作物含铁量较高,其次为豆科植物,水稻、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含铁量相对较低。近年来,由于高产作物的应用、微肥投入不足、北方石灰性土壤自身碱性反应及氧化作用,使铁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而降低其生物学有效性,致使植物缺铁黄化病连年发生。植物缺铁不仅影响自身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还影响人类对铁的吸收,从而导致贫血病的发生。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结合我国土壤的实际状况和作物对必需元素的需求,研发生产了“第四元素”复合肥,其中富含铁(速效态铁)、镁、钙等植物必需的中微量元素,有效解决了植物由于缺素造成的减产及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一、铁在土壤中的形态

尽管地壳中铁的丰度很高,土壤中铁的含量范围为1%~20%,平均为3.2%,但土壤中可溶性铁的含量极低,主要以Fe3+形式存在,如Fe2O3·nH2O等水合氧化物和难溶性的FeS2等。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是可溶性的Fe2+而不是Fe3+,所需铁的浓度约为10~8mol/L,而在石灰性土壤(pH7.4~8.5)中,可溶性铁的总量不足10~10mol/L,大大低于植物理想生长所需的用量。

我国南起四川盆地,北至内蒙古高原,东至淮北平原,西到黄土高原及甘肃、青海、新疆,都有缺铁现象的发生。虽然土壤缺铁只在一定的土类和地区存在,但由于总面积较大,所以植物缺铁失绿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根据我国土壤铁的现状,“第四元素”复合肥特别添加了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铁等中微量元素,施用后能快速补充土壤中缺失的铁,可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对高产的需求。

二、铁的营养功能及缺素症状

铁主要以Fe2+或铁的螯合物形态被吸收,但在体内的移动性很小。铁在叶细胞中主要分布于叶绿体内,在根细胞中则在细胞核中较多,它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铁最主要的作用是参与许多酶促反应,在一些含铁酶中,铁兼有结构成分和活化剂的作用。在高等植物中,铁以离子形式结合的酶是乌头酸酶;以铁卟啉形式结合的酶有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酶类、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铁也是铁氧化蛋白、植物血红蛋白、固氮酶和某些植物抗氰呼吸交替氧化酶等的组成成分。缺铁时醛缩酶和磷酸化酶受到抑制,而β-甘油磷酸酶和核糖核酸酶则受到促进。

铁作为植物代谢的活性物质和具有生物氧化还原作用中的催化功能,它直接和间接地参与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固氮作用和硝酸盐还原等中的电子传递和光合或呼吸作用中的光合或氧化磷酸化过程。

铁还影响叶绿体的构造组成,而叶绿体构造形成是叶绿素形成的先决条件。当植物缺铁时叶绿体结构被破坏,导致叶绿体不能形成,光合速率降低;严重缺铁时,叶绿体变小,甚至解体或液泡化,叶绿素合成停止,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铁是植物体内最不容易转移的元素之一,缺铁首先在嫩叶缺绿,而老叶正常,典型的症状是叶片的叶脉之间失绿,在叶片上往往明显可见叶脲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相当明显,顶芽不死;严重缺铁时,缺绿叶片开始叶肉变黄,叶脉仍绿,继之叶片变白,叶脉变黄,叶片两侧中部或叶尖出现焦褐斑坏死组织,久之叶片干裂易脆,坏死组织继续扩大,致使叶片脱落。

针对缺铁症状,“第四元素”复合肥可以显著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固氮作用等代谢,有效解决作物因缺铁导致的症状,同时也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铁肥的来源及应用

铁肥可分为无机铁肥、有机铁肥和螯合铁肥三类。

无机铁肥有氧化铁、硫酸亚铁铵、碳酸亚铁、一水合磷酸亚铁铵等,常用的无机铁肥是硫酸亚铁(Fe2(SO4)3)和硫酸铁(FeSO4),硫酸亚铁主要用于叶面喷施,也可用作基肥。有机铁肥的主要代表品种有尿素铁络合物(三硝酸六尿素合铁)、黄腐酸二胺铁(尿素、硫酸亚铁和黄腐酸制得)。螯合铁肥有乙二胺四乙酸铁(Ⅲ)钠(NaFeEDT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钠铁盐(NaFeDTPA)、乙酰二胺-二(2-羟基-4-甲酰-酚基)乙酸铁(EDDHMAFe)等,这类铁肥可适用的pH、土壤类型范围广、肥效高,但其成本相对较高,多用作叶面喷施或叶肥制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微量元素 尿素 石灰性土 黄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