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进入土壤后由酶的作用先形成铵态氮(NH4+/sup)被土壤天然的正负相吸形成稳定胶体;由于土壤中存在大量硝化菌,在7~14天内,通过硝化作用将转化为硝态氮(NOsup3-/sup);硝态氮(NOsup3-/sup)带负电荷和土壤互相排斥,很容易淋溶或者漏肥,形成水质富养化;另一部分硝态氮(NO3-)被反硝化成氧化亚氮(一种温室气体)进入空气。氮肥对于作物的收成影响至少在50%以上,由于以上氮肥消耗机理的影响,氮肥的利用率一直不能提高,10年以来还是在30%左右徘徊。因此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污染,使用长效化肥成为一种趋势。
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大多数作物来讲,如果同时存在,将更有利于作物生长。我们对番茄、黄瓜、西瓜等旱地作物增铵后,增产效果明显。而维持旱地作物土壤中一定量铵态氮的途径:①施用硝化抑制剂;②施用铵态氮的缓控释肥;③施用有机肥料;④间套作(如高粱、苦练等植物根系能分泌抑制硝化作用的物质)。而对水田作物增硝后,增产效果也很明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0-09-17/29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