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懒人稻”值得推广


在重庆市忠县马灌镇,一块块金黄的稻田中镶嵌着一片片吐穗不久的青色稻田,估计半个月后就能收割。在这一片片青色稻田背后,有一张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越年再生糯稻种植方法》。越年再生糯稻俗称“懒人稻”,不需每年播种、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马灌镇最老的两株“懒人稻”,已生长了28年。

说到水稻,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提高水稻的亩产量。但当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提高亩产已经接近极限无法再提升时,这就出现了瓶颈。创新就是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势,不要老是在提高亩产上去下功夫,而从让水稻一年生变成多年生这个角度去突破,这就取得了成功。“懒”并不一定都是坏事,人类发明的很多东西,都是让人变得更懒。比如洗衣机、洗碗机、汽车等等。“懒人稻”继承了让人生活更轻松的“懒”原则,是一个很好的发明。

发明人胡代书说,“懒人稻”能实现多年收割,关键在于突破了植株的越冬问题。因为少了耕田、播种、栽秧等环节,每亩地每年能节省500元左右。尽管只是每亩地每年节省500元,但是,其带动的其他巨大的收益,却不可估量。比如说,每年的两个农忙季节,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都要请假回家务农,有了“懒人稻”,这就省了。而且,也减少了对农机的需求,减少了尾气的排放。所以,在很多方面来讲,这都是大好事,“懒人稻”完全值得广泛推广。

1989年,试验终于成功,胡代书为杂交成功的水稻取名为“89-1”号越年再生稻。次年试种,实现亩产550公斤的奇迹。《中国当代发明家大辞典》记录,2000年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胡代书“越年再生稻”发明专利权,颁发专利证书,权限20年。几十年来,为了自己的发明和推广,胡代书已负债10多万元。最近,忠县龄童米业集团公司向忠县政府打报告,称经检测越年再生稻蛋白质含量为8.7%,而普通大米不到8%;出米率72%,超过普通稻谷平均67%的出米率。

笔者不禁要问,既然是这么好的水稻,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却一直难于大面积推广呢?而且还要发明人胡代书自己负债去推广,政府的农业相关部门干什么去了?难道说非要科学家在实验田里研究出的水稻,才值得推广吗?农民在自家农田里发明的优质水稻,就没有推广的道理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行动起来,为“懒人稻”的推广多开绿灯,让农民得到实惠,为社会节约资源。同时,笔者也有一点建议,那就是“懒人稻”由于是一次种下多年收割,所以,在防治病虫害方面,要多下些功夫。 (孟桢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糯稻 估计 稻谷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