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专家提出冬小麦春管意见


针对今年小麦生产的特点,专家表示,春管主要目标是:突出弱苗转壮,增蘖长根、御寒抗冻,防旱保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运筹肥水,促进弱苗转化升级,调节群体协调发展,夺取小麦丰收。

北方和黄淮冬麦区

水浇地 三类麦田强化返青期肥水管理。三类麦田亩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一般春季追肥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于3℃时开始,施用春季追施氮素化肥总量的50%和适量的磷酸二铵,同时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亩穗数。剩余的50%氮素化肥待拔节孕穗期追施。

二类麦田强化起身期肥水管理。二类麦田亩总茎数45万~60万。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千克。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45万~5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50万~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浇水。

一类麦田强化拔节期肥水管理。一类麦田亩总茎数60万~80万,属于壮苗麦田。在管理措施上,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化控药剂,缩短基部第一节,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60万~65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2~15千克。三是地力水平较高,适期播种、亩茎数65万~80万的一类麦田,应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12~15千克,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高粒重,获得更高产量。

旺苗麦田的管理。这类麦田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期以后,容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易倒伏。春季肥水管理应控促结合。一是起身期喷施调节剂,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三是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如果群体不大,早春每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下,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可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左右。

各类麦田返青期镇压划锄。返青期划锄能保墒、提温、消灭杂草,锄地时要锄细、锄匀、不压麦苗。

病虫草害防治 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各类麦田均应在小麦返青后进行化学防除杂草。要认真指导农民使用除草剂的浓度和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

受冻麦苗 对于发生冻害的麦田不要轻易毁掉小麦改种其他作物。补救措施一是及时追施氮素化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发现主茎和大分蘖已经冻死的麦田,要分二次追肥。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即追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千克,要求开沟施入,以提高肥效;缺墒麦田兑水施用;磷素有促进分蘖和根系发育的作用,缺磷的地块可以尿素和磷酸二铵混合施用。第二次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拔节水施拔节肥,每亩用10千克尿素。一般受冻麦田,仅叶片冻枯,没有死蘖现象,早春应及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返青,在起身期追肥浇水,提高分蘖成穗率。

二是江淮地区应注意清沟排渍。对受冻的小麦,要更加注意根的养护,增强其吸收养分的能力,以保证叶片恢复生长和新分蘖的发生及成穗所需要的养分,因此要做好受冻麦田的清沟排渍工作。

三是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受冻麦田由于植株体的养分消耗较多,后期容易发生早衰,在春季第一次追肥的基础上,应看麦苗生长发育状况,依其需要,在拔节期或挑旗期适量追肥,促进穗大粒多,提高粒重。 (龙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分蘖 小麦 尿素 追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