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黑枯病也就是茄子棒孢叶斑病,是茄子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叶片、茎和果实,主要为害叶片。保护地茄子黑枯病日益严重,导致茄子的品质和产量严重下降。
发病症状
1.叶片 病斑分小型病斑和大型病斑两种,紫黑色。小型病斑紫黑色,圆形或近圆形,直径0.5~1.0厘米,周围为紫黑色,中央稍浅为浅褐色,有时从中部破裂。大型病斑直径常达1.0厘米以上,也为紫黑色,中央颜色稍浅,常常带有轮纹,但病斑上不形成黑色小点。发病重时一片叶上有许多病斑,常常造成早期落叶。有的病斑受叶脉限制略呼星状,中央颜色浅,甚至呈灰白色。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也可在叶片基部发生,导致整片叶枯死,而且茎上也能产生病斑。
2.果梗 果梗病斑呈红褐色,病部下凹或龟裂。
3.茎部 形成梭形病斑,初呈淡褐色,有时可见轮纹,后呈干腐状凹陷或龟裂,表面密生黑色霉层,严重时,病部以上的植株茎叶萎蔫。
4.果实 产生紫色边缘的褐斑,在果实表面形成无数水泡状的小隆起,直径5毫米以内,后期变为木栓化开裂,凸起消失。高湿条件下,病斑凹陷腐烂,导致果实商品价值下降。果柄发病,形成不规则点状褐斑,逐渐连片,导致果实脱落或干腐。
病原
茄棒孢菌属半知菌亚门棒孢属真菌。菌丝无色至暗褐色,分隔。分生孢子梗直或微弯,不分枝,中间有时有膨大的节,浅褐色至深黑色,基部细胞较大,顶端稍膨大,大小(60~960)微米×(3.75~7.5)微米。分生孢子(彩图4)通常单生,棒槌状,直或略弯,偶有分枝,淡榄褐色,具4~19个分隔,分隔处不缢缩,有时在顶部略缢缩,将上段分割成1个小孢子。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病原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随病叶、茎等病残体在土壤中残留、越冬,分生孢子也可附于种子或塑料棚、温室等上越冬,在田间可通过风雨传播。植株发病后,病斑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再侵染。
病原的发病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病菌在6℃~30℃均能生长发育,喜高温,以平均气温25℃~28℃最为适宜。同时也需要高湿,在温室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特别是夜间植株叶片上形成水滴的情况下,病害传播蔓延速度快。因此,温室或塑料大棚内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湿度较大易于发病。5~6月晴天保护地内温度上升,温度管理不严格时,发病程度增加。
综合防治
1.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52℃温水浸3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
2.农业防治
合理控制栽培密度,苗床要注意放风。严格控制温湿度,防止保护地内出现高温多湿现象,切忌灌水过量,雨季要注意排水降湿。保护地特别要做好放风排湿工作。及时摘除初发病病株的病叶,减少田间菌源。采收后彻底清洁田园。
3.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20.67%噁唑菌酮·氟硅唑乳油1500倍液、20%硅唑·咪鲜胺水乳剂2000~3000倍液、20%苯醚·咪鲜胺微乳剂2500~3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22.7%二氰蒽醌悬浮剂600倍液、70%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咪唑菌酮悬浮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隔7~10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2~3次。喷药防治时应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使用,以避免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或选用配方药: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腐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6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视病情间隔7天喷1次。
□王迪轩
茄子黑枯病症状(网络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21-01-08/30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