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国内玉米市场重燃希望?


□本报记者郑涵予编者按:

国内玉米市场长期笼罩在库存高、产量高、进口高的“三高”阴影下。2016年作为玉米收储市场化改革元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道路上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是对国内玉米市场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

实施8年之久的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政策取消,使得2016年玉米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走低态势。从年初的恐慌性下跌,到6月份优质玉米稀缺致使价格逆势上行;从9月新粮上市价格再度大幅下行,到年末随着天气、物流等因素影响又一次强势反弹,种植户的心绪如同坐上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国玉米均价为每吨1621元,较年初下跌341元,跌幅为17.4%。

经过2016年一年的调整,国产玉米竞争力有所加强,国内外玉米差价大幅缩小,玉米及玉米替代品进口受到明显抑制。不过,国内玉米高库存的问题依然严重。

2017年是玉米市场化改革进程的第二年,去库存调结构仍将是玉米市场的主旋律。经过前期大幅下行,玉米价格已跌至种植成本线附近。由于政策影响力继续下降,市场供需状况对价格的影响上升,市场博弈将进入白热化时期。而临储政策改革、各项玉米补贴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的出台,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市场消费需求变化、进口粮食到港频率以及市场情绪等都将成为影响2017年玉米行情的关键因素。

大量过剩玉米涌入市场,可能加剧供应压力,玉米价格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同时,为了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各项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将成为保证农民合理收益和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关键。

与2016开年发布玉米定向销售利空消息不同,2017年开年国内玉米市场政策“暖风”频吹,利好不断涌现:一方面,《关于支持实施饲料加工企业补贴政策的通知》下达,首次对东北饲料企业进行玉米加工补贴,扶持力度加大;另一方面,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出炉,将玉米结构调整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生产者补贴、加工者补贴等多项政策,让国内玉米市场重燃希望。

东北玉米开年迎利好

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火速下达《关于支持实施饲料加工企业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支持玉米购销市场化改革,加快东北主产区新产玉米就地加工转化,2017年将对东北三省一区实施饲料企业补贴政策。从文件印发之日起至2017年6月底,2015年实际饲料产量5万吨以上、就地采购、自建仓储设施的饲料加工企业可以享受2016年新产玉米的补贴政策。2月3日吉林省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玉米购销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经营,认真执行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收购期内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多收、多加、多建库存,优先收购本地粮、本省粮,最大努力转化玉米。

这是近年来国家首次对东北饲料企业进行补贴,此政策对东北地区玉米需求有一定提振效果,也有利于东北饲料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虽然至今各地实质性的补贴细则尚未出台,但玉米补贴政策首次关照饲料企业,意味着继东北玉米深加工补贴政策之后,国家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在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如此低迷之时,此举对东北玉米市场犹如注入一针兴奋剂。用粮企业的原料采购有了价格优势,生产需求加大,将提振当地玉米消费,尤其可缓解二三月份农民卖粮高峰期的销售压力,利好东北产区玉米。

另外,在黑龙江、吉林两省相继对外销玉米整车运输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后,辽宁也传出消息,或将实施玉米“绿色通道”政策。上述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东北玉米外发运输费用,势必加速东北玉米销售进度。一方面缓解了东北农户“卖粮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对东北基层玉米价格形成支撑。同时,各地地储零星开库,国储入市收购消息盛传。南方市场对东北优质玉米的需求仍在,多重利好将稳定东北优质玉米价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饲料 转化 数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你问我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