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鲜食玉米产业短板在哪?


“十五”以来,四川省鲜食玉米共审定新品种29个(其中认定3个),常年推广面积近80万亩,为四川农业增效近100亿元。审定鲜食玉米品种中有糯玉米、甜玉米、“甜加糯”玉米,花色品种齐全,不但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丰富了消费者的菜蓝子。近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甜糯玉米专家杨跃华就大家关注的鲜食玉米是否转基因、产业短板等为消费者一一解答。
鲜食玉米越来越多
鲜食玉米顾名思义就是作鲜食用的玉米。在四川,主要是糯玉米、甜玉米、部分鲜食普通玉米。鲜食普通玉米,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盆周山区及高海拔地区;盆地平原及丘陵主要种植糯玉米、甜玉米,又以糯玉米为主。
糯玉米原产中国,是由西南地区普通玉米淀粉基因自然隐性突变而来。对糯玉米的研究,国外开展比较早,经历250多年历史。美国1937年开展了糯玉米杂交育种研究,1942年育成第一个糯玉米杂交种。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糯玉米进行系统研究,1975年育成第一个杂交品种 “烟单5号”,80年代后期真正得到发展。
甜玉米起源于北美洲,是普通大田玉米中的胚乳基因自然突变而来。美国1844年用早熟黄粒硬质玉米与白色甜玉米杂交育成第一个甜玉米品种。中国的甜玉米育种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68年北京农大育成中国第一个甜玉米品种“北京白砂糖”。甜玉米根据控制胚乳及甜度的基因多少和类型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加强甜玉米、组合甜玉米;根据种皮颜色分为“黄甜”“白甜”“紫甜”等。
四川“甜加糯”玉米研究始于上世纪中后期。2002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用一个糯自交系作母本、一个甜自交系作父本,育成四川第一个糯玉米品种“泸玉糯一号”,也是四川第一个“甜加糯”品种;2004年育成四川第一个通过区试甜玉米品种“泸玉甜3号”。2000~2015年四川共育成糯玉米品种22个,甜玉米品种9个。
色彩是培育出来
糯玉米又称“粘玉米”“糍玉米”,主要是玉米胚乳淀粉为支链淀粉而得名。根据果穗上籽粒分布,可细分为“糯玉米”“甜加糯玉米”“甜糯结合型玉米”;根据果穗颜色,又分为“白糯”“黄糯”“彩糯”“花糯”等。
糯玉米籽粒的颜色是由种皮颜色、胚乳颜色决定。有的种皮颜色在蒸煮过程中会脱色,如紫色;胚乳颜色一般不会脱色,都是自然色。糯玉米、甜玉米的颜色是常规杂交育种而成,杂交育种技术是品种选育中最常用的常规技术,是利用开花作物进行人工授粉,将有利性状,如紫色等转移到杂交种中,实现我们的目标,不是转基因技术。
农作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作物通过环境表现出形形色色的多样性,这些都是作物基因在表达。自然变异可能朝着有利于作物传宗接代方向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糯玉米的“糯性”是淀粉基因的隐性表达;甜玉米的“甜性”是胚乳基因的甜度表达。彩色基因是玉米本身的基因,谈不上越花的品种、越好看的品种就是转基因品种。人们为了追求甜糯玉米外观品质,往往把甜糯玉米打扮得非常靓丽,以勾起消费者的食欲。
还有一个常识,就是品种要推广必须审定,审定之前必须进行非转基因检测,确定不含转基因,否则不但不会被审定,还要追查相关责任。现在推广的甜糯玉米品种都不是转基因品种。
补短板促推广
随着甜糯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种植效益也在发生变化,市场“扎堆”严重,价格波动较大,时有“过山车”现象。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主动地、积极地优化资源配置,以效益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鲜食玉米产业的短板,首先是品种。鲜食玉米储藏是个问题,必须“现掰现吃”,而现在推广的品种货架期短,如何延长货架期就是品种创新的问题。
其次是品种布局不合理,上市时间短,扎堆严重。甜糯玉米具有蔬菜、水果、粮食、饲料、食品加工原料、工业加工原料“六位一体”的利用价值,鲜食只是其中之一。如何布局专用型甜玉米、糯玉米品种,将市场细分,是配置好资源、提供更多有效供给的关键。
再者,技术跟不上。“良种、良法、良态”不配套,成本高、对消费负面影响大。甜糯玉米一直都被认为是小杂粮作物,因面积小而不被重视,集成创新技术储备不够。销售种子的不管技术服务;农技服务不能良种、良法配套;种植户不能因种栽培。举例说:甜糯玉米采收期短,为了果穗商品性就必须打“茬苞”,只保留一株一个果穗,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措施在田间都很难落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糯玉米 品种 玉米 甜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