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问:如何防治芸豆根腐病和锈病?


网友“西红柿”,2月27日问:怎样预防芸豆红根(根腐病)和锈病?

邯郸市魏县魏城镇农技推广站农艺师董信答:芸豆红根(根腐病):该病是芸豆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根部和茎基部,发病较重,危害较大,防治也较困难。一般发病率在25%~40%,严重的高达60%以上。该病从芸豆一出苗即可开始发病,3~4周内进入发病高峰。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发黄,病部产生褐色或黑色点状黑斑,由支根蔓延至主根,致使整个根系腐烂或坏死,病根易被拔出。纵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呈红褐色,扩展后向茎部延伸.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

该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中存活,腐生性很强,可在土中存活10年或更长时间。种子不带菌,土壤病残体和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借雨水、灌溉水和农具等传播,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引起根部皮层腐烂。发病适宜温度24℃~28℃、相对湿度80%、高温高湿、土壤含水量大以及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连作重茬、地下害虫多、根系伤口多等情况下均利于该病较重发生。

药剂喷雾防治:(1)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750倍液+99%噁霉灵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3)30%甲霜·噁霉灵水剂1875倍液+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0倍液。

芸豆锈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和荚角。发病初期,先在叶片背面产生边缘不明显的黄绿色、稍凹陷、后渐为褐色的圆形小斑点,直径0.5~4毫米,中间稍突起,病斑处有褐色至黑褐色小粒点,后逐渐扩大成深黄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发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致使叶片变形早落,叶正、背面可见黄白色粗绒状物即锈子器。荚角染病,出现突出表皮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发褐色孢子粉。该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来春孢子萌发产生担保子,借气流传播产出芽管,在病部产生病原进行再侵染。日温在23℃、相对湿度在90%、连绵阴雨等条件下容易造成该病较重流行。

药剂喷雾防治:(1)80%全络合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3000倍液。(2)40%氟硅唑乳油7500倍液+21%过氧乙酸水剂375倍液。(3)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50倍液。

在土壤处理上:每平方米苗床用99%噁霉灵可溶性粉剂2~4克兑水至1000倍液,对苗床进行喷淋消毒,浅耙后播种。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4~6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5~8克,兑细土20公斤拌匀,将三分之一药土撒于畦面,三分之二药土用于播种后盖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芸豆 腐烂 喷雾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