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气候不佳 东北玉米须促熟


  今年东北地区玉米播种期间遭遇干旱、倒春寒等不利天气,大部分地区播期较常年偏晚5~7天。农业部专家建议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实现颗粒归仓。

  一是因地制宜抗秋旱。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针对各地受旱程度科学节水抗旱。条件较好地区可采用滴灌、喷灌、微喷、小白龙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条件相对较差地区采用错时垄灌、隔垄交替灌等节水灌溉方法,能有效减少用水量及成本,做到应浇尽浇,努力将干旱影响降至最低。

  二是统筹防治病虫害。在厄尔尼诺年,不确定的极端天气易引起病害、虫害、早衰等灾害发生,要关注玉米生育后期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及灾害预报预警,储备好药械等相关物资,采取化防和生防相结合,实行统防统治、群防群治,有效防治二代粘虫、蚜虫、红蜘蛛等暴发危害。

  三是加强田管促早熟。对受干旱影响导致发育延迟的地块,结合灌水适时适量追施速效氮肥促进籽粒灌浆,氮肥要深施或施后覆土,防止因高温产生肥害;生长后期通过放秋垄、拔大草等措施,减少对水分的争夺;通过割空株、打底叶、站秆扒皮晾晒,提高通风透光能力,减轻病害侵染,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灌浆;叶面喷肥或增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加快籽粒灌浆成熟。

  四是多措并举防早霜。持续高温干旱造成玉米生长发育延迟,晚熟品种和低洼地块要注意防范早霜侵袭。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在霜冻出现前两天傍晚灌水,可增加土壤水分,提高近地层气温;抓住重点时段,在上风口放置谷壳、秸秆、杂草、锯末等,待零度以下冷空气到达前点燃熏蒸,或于田间向北面设置防风障等措施,以提高局部环境温度,减少低温霜冻危害。

  五是适时机收保丰收。在早霜来临前适当延迟玉米收获时间,以延长籽粒有效灌浆时间,加速果穗和籽粒脱水,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待苞叶干枯、黑层出现、籽粒乳线消失时进行收获。视品种特性及后期晾晒条件推广机械摘棒与籽粒机收,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收货后避免大堆堆放,勤翻晾,采取上栈子或码趟子等方式储藏,防止湿度和温度内积而发生霉变。(龙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干旱 氮肥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