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综合防治土传病害


    从植物病理学上,按传播方式和介体将植物病害分为种传病害、土传病害、气传病害和介体传播病害。顾名思义,土传病害即是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通过土壤为传播介体,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寄主植物的一种病害。
    土传病害的发生范围很广,蔬菜、果树、大田作物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土传病害,尤以蔬菜的土传病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常见的土传病害有:辣椒、茄子、黄瓜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黄)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油菜、莴苣的菌核病,小麦全蚀病、根腐病,棉花立枯病、红腐病、黄萎病及线虫等。
    土传病害一般危害植物的根和茎,作物生长前期一旦发生病害,幼苗根腐烂或是茎腐烂猝倒,幼苗很快就会死亡,严重影响作物生产。作物生长后期发生病害,一般年份减产20%~30%,严重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土传病害发病后,比较难以防治,病菌藏在土壤中越冬,很难被杀死,来年继续侵害作物,如此循环,病害越来越严重。
    那么土传病害是如何生存的呢?在一般情况下,土壤病菌能产生大量菌体,只要条件对病菌生长发育有利而寄主又是感病的,病菌就可以大量繁殖并能侵染寄主,在感病寄主存在下,这些病菌就可以进入持续的致病期,随着作物的连作而大量繁殖扩散,但之后养分被消耗完或土壤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对病菌不利时,病菌又可以进入休眠期,等到条件适宜就再度发病。
    连作和施肥不当是土传病害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连作可产生自毒物质,从而导致寄主植物抵抗力下降,另外,连作和施肥不当均容易造成土壤中养分失调,这一方面可能刺激土传病原菌的生长,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植株的抵抗能力下降。研究表明,土壤有效态锌和铁元素的亏缺是土壤肥力的限制性因子。因此,注意养分的均衡施用,将复合肥与微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并注意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适当调整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传病害的发生。
    防治土传病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然而大部分传统的办法是通过土壤消毒或者化学制剂将土壤中的病原菌以及有益菌同时杀灭,这一方面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环境恶劣,病原菌报复性发生;另一方面有些药剂对土壤环境、人体健康均有严重的影响。
    因此,除了选择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如调节肥水条件、大量元素与各种微量元素协调配施、合理密植等措施之外,还应该通过施肥添加有益微生物以调节土壤微生物环境,如施用领先公司生产的荧光假单胞菌剂,它可以通过与病原菌竞争营养和位点的方法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同时,这种菌还能产生一些次生代谢物质,如2,4-二酰基藤黄酚、嗜铁素等均是病原菌的克星。总之,土传病害猛如虎,治虎还需微生物。 (陈小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连作 施肥 寄主 腐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