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玉米耕葵粉蚧防治有道


    近年来,玉米田间新发生的一种害虫,名叫玉米耕葵粉蚧,该虫属同翅目,粉蚧科。目前在国内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玉米产区均有分布,北京市在近几年也偶有发生。
    该虫一般是若虫群集于玉米的幼苗根节或叶鞘基部外侧周围吸食汁液。受害植株细弱矮小,叶片变黄,个别的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生长发育迟缓,严重的不能结实,甚至造成植株瘦弱枯死。该虫除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外,还为害狗尾草、金狗尾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其中以狗尾草、金狗尾草等发生量较多,是重要的虫源。
耕葵粉蚧除为害玉米外,还为害小麦、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在黄淮平原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第二代发生时间长,为害严重。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主要为害夏玉米幼苗。
    由于该虫的嗜食植物是禾本科作物及禾本科杂草,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应采取生态控制与药剂防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压低虫口密度的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换茬以破坏该虫的适生环境。通过观察,“玉米――小麦”双种双收的地块,该虫为害重、虫量大、虫口密度高。因此,有条件的地块应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采取禾本科作物与大豆、花生、甘薯等作物间作或轮作,以破坏该虫的适生环境。
    2.加强田间管理,以压低虫口密度。(1)玉米适期播种,不能过早或过晚。(2)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禾本科杂草,缩小该害虫的适生场所。(3)及时中耕灭茬,使土壤疏松、墒情好,提高寄主抗病力。由于该虫主要集中在作物根部为害,并将卵产在卵囊内附着于作物根部,因此应及时将作物根茬翻耕深埋或及时带出田外处理,可大大降低该虫在田间的初始来源。(4)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复合肥和玉米专用肥,不仅促进寄主根系发育,提高寄主的抗病能力,而且对害虫有抑制作用。
    3.化学防治。用48%毒死蜱10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量100~150克,重点喷玉米下部叶鞘处和茎基部,并使药液渗到玉米根茎部。也可用40%辛硫磷等内吸性杀虫剂500~1000倍液喷施在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
                                                                              (张金良 董杰 王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禾本科 寄主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