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一喷三防”经济高效 小麦肥水不可放松


 

    目前麦田生产已进入小麦生长的最后灌浆时期,从争取小麦高产目标看,虽然亩穗数和穗粒数已经确定,但是籽粒饱满度或千粒重的多少,还由这一段时期的生长状况决定,这说明麦田后期水肥管理的潜力还要挖掘,不可放松。乳熟期的水肥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今年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最后形成。从小麦生长后期气候条件看,由于经常存在干旱和干热风的威胁,注意预防早衰出现导致产量品质的下降是很必要的。这时田间管理的目标要保证较大的绿叶面积和较强的光合能力,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中转移,以达到灌浆充分提高千粒重的目的,同时防治早衰和倒伏。因为一旦出现早衰,麦田必然缩短灌浆期减轻粒重而导致减产,尤其今年春季北方麦区普遍低温期较长,这已经对穗分化过程起了负面作用,比往年更期待着后期延长灌浆时间,以弥补春季温度偏低对发育所带来的延缓作用。所以,此时应想方设法保持麦田有足够的绿叶面积,才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叶片是小麦生产光合产物和进行蒸腾的器官,后期如果叶片衰老太快对灌浆不利,如果叶片过旺贪青晚熟也不利于高产。这里针对不同麦情提出两类水肥措施:
    1.在有灌溉条件的麦田,视土壤墒情状况要抓紧灌溉灌浆水,这一水有利于小麦增加库容量。对于叶色明显转淡、群体不大的麦田,在灌水的同时考虑施肥,结合灌浆水追施少量氮肥,此次追肥以保为主,多了会导致贪青晚熟甚至倒伏,只要掌握好了,可以增加千粒重甚至有利于粒数。氮肥品种可选硫铵、碳铵或氯化铵,氮素净用量每亩不超过2公斤。
    2.对于大多数麦田,一般都采用根外追肥方法。这种根外的叶面施肥具有肥效快的特点,通过叶面和茎部直接补充营养,能延长叶片功能期,是补充后期养分供应的经济而高效的施肥方法。特别是补偿小麦因后期根系衰老吸收功能减弱而产生植株早衰的问题,和解决后期麦田不便于土壤追肥的问题。
    叶面肥的成分是混配的,可以包含氮、磷、钾等养分,调节剂如黄腐酸和农药的混合液,这样可以省工省时。农业部近年来成功推广的“一喷三防” 措施,就是采用根外追肥的技术,通过叶面喷施可溶性肥料和农药,达到补充营养和防止蚜虫等病虫害的作用。肥料的种类可以选磷酸二氢钾(使用浓度0.2%~0.5%)和尿素(浓度为0.5%~1%),每亩喷施肥液量在50公斤左右,总共要喷两次,间隔4~5天。农药的种类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而作相应选择;在有条件时混和喷施液中还要添加黄腐酸,这有利于保千粒重并抗干热风所引起的倒伏。
    3.混合液的配制与应用的注意事项:  磷酸二氢钾不宜与碱性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混合施用,以免发生反应而降低效果;混合液要现用现配,配好就用,以防肥(药)效损失。
总之,后期麦田水肥管理不可放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倒伏 喷施 衰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