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后的天气,阴雨天多,光照少,气温较低,对棉花大田的翻耕凌晒是不利的。据农技人员春节前对一些主产棉区的调查,棉区备耕呈现的特点:一是植棉面积呈稳中有降的趋势,除科技植棉户、植棉大户能稳定面积或有所增长外,多数农户在静观中将有所调减。二是备种、备肥启动较迟,没有前几年抢购棉种、肥料的场面。三是棉麦(油)两熟棉区预留棉行翻整得少,营养钵苗床准备得迟;四是棉花前茬满幅小麦、油菜面积扩大,棉麦(油)两熟矛盾加剧。五是植棉技术创新不足,棉花单产徘徊不前,突破性的高产典型不多。因此,这对于今年的棉花生产来说,基础较弱,起点不高,高产稳产有难度,因而要从备耕生产抓起。
根据市场导向,稳定高产棉田。从国际棉花市场来看,各主产棉国棉田面积有所扩大,世界棉花总量有所增长,使棉价有所回落;从国内需求来看,我国棉花产量仍然产不足需,国家收储政策将会考虑保护植棉农民的利益,可能会比去年的价格稳中有升,至少不会低于去年的价格。为此,认清棉花市场行情后,除适当调减少量低产棉田外,应该确保高产棉田面积,为国家倡导的棉花高产创建作出贡献。
寻求技术引导,避免盲目投入。对于棉花品种的选择,一要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棉种;二要选在当地示范种植表现较好的品种;三要选发芽率高、抗病抗虫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四要选一部分熟期较早的品种,缓和棉麦(油)两熟矛盾。不要盲目地每年更换所谓新的品种,切忌跟风购买高价品种。对于棉花肥料的选用,一要倡导尽力积造农家有机肥,推广生物有机复合肥、高能有机肥。二要示范应用缓释肥等肥效较长的肥料。三要选用正宗的高含量的复合肥,氮、磷、钾肥,化肥的总养分含量重点要看大量元素的含量,切莫以模糊的有机质、微量元素的总含量来替代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含量,误解有效养分的成分。
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技术培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是力推农业科技创新。在棉花生产上要结合各地不同时期的生产实际,大力开展阶段性的新技术培训,一要充分认识棉花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二要依据不同的特性搞好良种良法配套栽培;三要备好充足的棉花营养钵苗床,留足预留棉行,及早翻耕熟化土壤;四要因土平衡配方施肥,抗虫棉品种定要施足钾肥;五要在迟茬棉田提倡“双膜”栽培,以便争取时间,赶回季节;六要科学进行化学调控,塑造理想的棉花丰产株形;七要在城郊棉区发展部分以棉为主体的棉田立体种植;八要准确地进行病虫综合防治;九要加大棉田机械化和棉秆还田示范的力度,努力提高棉花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余宏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2-02-21/27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