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力推广生物肥料。通过施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用量,控制重金属污染以及亚硝酸积累。在肥力较低的砾质砂土、粗砂壤土和生茬地增施花生根瘤菌肥,增强根瘤固氮能力,减少氮肥使用量;在花生高产田增施生物钾肥,促进土壤钾有效释放,减少钾肥使用量。
3.大力推广降解地膜。大力推广诱导期适宜、覆盖效应较好、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完全降解的地膜,保证花生持续增产的同时消除“白色污染”。
4.大力推广黄曲霉毒素防治技术。在花生生产过程中,要防止后期干旱,做到适时收获,及时干燥,避免损伤,安全贮藏,有效防治黄曲霉毒素污染,确保花生质量安全。
(三)规范生产管理,确保质量安全。要抓好企业花生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产业化生产进程。要建立良好种植、绿色防控和质量追踪制度,规范生产管理,确保质量安全。
1.建立良好的种植制度。根据节令制度、气象数据和生产条件,建立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和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制度。要注意保护土壤、水源和灌溉设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花生生产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土壤检测,配方施肥,避免肥料污染。花生生产不推荐使用含氯量超过2%的肥料。
2.建立绿色防控制度。病虫害防治程序要建立在对病虫害识别和经济防治指标的基础上,优先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建立减少农药施用量的制度,减轻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要建立病虫害识别和监控系统,及时有效地采取必要的化学、物理及生物防治等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控。要合理使用农药,不得超规定、超剂量使用农药,禁止使用未经登记的农药,确保花生产品中农药残留不超标。
3.建立质量追踪制度。建立花生质量追踪体系,是规范生产管理的核心,是花生质量管理监控手段。花生质量可追踪性,是花生产品可以从花生生产一直追踪到加工完成的成品花生,同时也可以从加工完成的成品花生反追回到它的生产源头。花生质量追踪实质上是对花生身份的识别,是花生质量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三、大力推进机械化生产,提高花生生产效率
机械化生产能够有效提高技术到位率和生产效率,是实现花生生产增产增收的保障。要规范机械作业,增强农机农艺融合,确保花生丰产丰收。要实现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减少用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要改革种植方式,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一)规范机械作业,提高花生种植水平。规范机械作业,确保农艺技术到位率,是提高花生产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我省花生机械播种率已达70%,但大多使用的是小型多功能播种机械,动力小,平衡性较差,多项指标时常达不到农艺要求。因此,要严格执行机械播种作业规程,注重把握播种机调整和操作技能,增强农机农艺融合度,使花生起垄、播种、施肥、喷洒除草剂、覆膜、膜上覆土等工序的指标均达到农艺要求,实现花生播种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花生联合收获一方面要保持适宜的土壤墒情,为机械拔秧、抖土、摘果、筛选提供适宜的作业条件;另一方面要规范机械作业,减少枝叶拥堵,提高收获效率和质量。
(二)抓好工厂化生产,提高种子生产效率。目前生产用种(籽仁)主要依靠人工剥壳、选种、包衣(拌种),不仅用工多,种子质量也不高,是影响花生播种质量和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大力推进花生种子工厂化生产,抓好机械剥壳、选种、包衣(拌种)等关键技术,提高种子生产效率,满足生产用种需求,同时降低种子生产成本。要大力推广花生商品种子,确保生产用种质量,同时促进花生种子工厂化生产发展。
(三)改革种植方式,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较高的(田间)管理水平是现代农业生产突出的特点。花生田间管理由于垄距与拖拉机轮距不配套,拖拉机不能再次进地,难以实行机械化田间管理(中耕培土)。要改革种植方式,配套通用动力,推广高地隙等专用田间管理机械,实现田间管理机械化。要加大残膜机械化回收力度,有效防止白色污染,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花生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全面提高。
.山东省农业信息中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17-3-29/22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