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如何防治水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俗称公秧,属真菌性病害,病菌能产生赤霉素,所以能引起稻株徒长和节上产生不定根。该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秧田期、本田分蘖至拔节期、孕穗至抽穗期是其集中表现的三个显症高峰。  
一、症状: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病苗徒长细弱,比健株高出1/3,叶片和叶鞘变窄而长,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根毛稀少,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成株期一般在插秧后1个月左右出现病株,症状与苗期相似。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节部常弯曲露出叶鞘之外,下部几个茎节生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以后茎秆逐渐腐朽;重病株多在孕穗期枯死,轻病株常提早抽穗,穗形短小,籽粒不实;天气潮湿时,在枯死病株的表面长满淡红色和白色霉状物。  
二、发病条件  
1、种子带菌是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水稻恶苗病是喜高温病菌,在土温低于20℃或高于40℃都不表现症状,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5℃,侵害寄主最适温度为35℃。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展;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  
2、幼苗弱;育苗床灌水不及时,缺水受旱,发生龟裂,易使幼苗根部受伤,或拔苗时由于育苗床上缺水使根部受伤,这类幼苗插秧后发病重。  
3、药剂浸种不彻底的病种子比浸种消毒彻底的种子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及已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此病是由种子传播为主的循环病害,因此,首先选用无病种子,其次严格种子消毒是防治关键。  
1、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2、清除病株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  
3、防止稻苗根部和种子受伤是减少病菌侵入的关键。  
4、种子处理。种子消毒处理是防治此病的有效措施。用1%石灰水澄清液浸种,15-20℃时浸3天,25℃浸2天,水层要高出种子10-15cm,避免直射光;或用25%咪鲜胺乳油3000倍液浸种72小时;或用25%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浸种72小时;  
5、在苗床上发现时,通过人工拔除后可在秧田喷洒95%绿亨1号(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或40%咪鲜胺3000倍液,并在秧苗起苗后使用上述其中一种方法蘸根处理,堆捂30分钟后移栽,可有效缓解大田期发病率。  
6、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在分蘖期及孕穗期有水的田块发病较轻,间干间湿的干旱田块发病较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种子 处理 分蘖 苗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