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北方粳稻中后期管理技术


    1.坚持浅水间歇灌溉,增温壮根、促蘖护胎。进入分蘖盛期以后,稻田水层管理应以浅为主,水层3厘米左右,自然落干至地表无水再行补水,如此反复。抽穗开花期保持3厘米以下浅水层,促进开花受精,提高结实率;蜡熟期以后采用间歇灌水方式,9月初停止灌水。在孕穗期如气温低于17℃时,要把水层加深到10—15厘米,采用深水保温,防御障碍型冷害,低温过后恢复浅水灌溉。在井灌区应采取井水增温技术,确保水温在17℃以上,及抽穗灌浆期水温20-22℃以上,避免井水直接进田,延迟水稻生育。

    2.酌情追施穗粒肥,平衡促进、保穗增粒。不同地区和水稻品种,前期生长基础不同,在施穗粒肥的时间和数量也要有所不同,应水稻生长分类酌情施肥。①穗肥。黑龙江省,施氮量占水稻总施氮肥量的10-20%,施钾量占50%,在出现“拔节黄”时施用。吉林省,前期肥料不足,群体长势偏弱,够苗晚、落黄早的田块,穗肥应以促花肥为主,7月15日前后施用。前期群体长势好,够苗早、落黄正常,轻施穗肥,推迟到7月18日施用,施氮肥(N)25-35公斤/公顷,钾肥(K20)40-50公斤/公顷。辽宁省,生长正常的水稻,穗肥用氮量不超过总氮量的30%,分别在抽穗前20天、抽穗前10天左右分两次施入;前期长势差、分孽数不足的,适当增加穗肥用量,第一次穗肥的施氮量要占总氮量的20%,同时施总钾量50%的钾肥;前期长势过旺,封行过早的田块只在抽穗前10天左右时施用,施氮量占总氮量的15%左右,钾肥量占总钾量的50%。②粒肥。粒肥一般掌握在抽穗前5天左右,按总氮量的5-10%施用。粒肥要根据水稻长相,气候条件掌握施用量,如果长势过旺、灌浆期间温度低,可以不施。

    3.综合防治病虫害,重点预防稻瘟病。在叶瘟达二级,在孕穗、破口、齐穗3个时期,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0.9千克对水75千克喷洒防治稻瘟病。稻田二化螟可采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克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二化螟。(吉林农科院水稻所赵国臣研究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水稻 钾肥 氮肥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