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城镇化要适应农民低成本进城需求


    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城镇化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那么,如何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呢?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的“2010中国城市发展合作论坛”上,来自各级政府、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官员、基层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

  城镇化不是单纯的城镇建设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2008年为例,西部地区的常住人口为3.7亿人,城镇人口为1.4亿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值较2005年提高3.76%,发展速度比东部地区快,但目前西部地区的总体城市化水平只有38%,仍低于全国40%的平均水平。

  对于造成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首先是不少地区的城镇发展思路存在一个导向性偏差,把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城镇建设,照搬东部地区的建设模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搞了很多形象工程,但是相应的产业却不发达,阻碍了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其次,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第三,西部地区大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使得其周边的小城镇发展缺乏活力。

  怎样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呢?厉无畏建议,政府要调整城镇化发展思路,引导低成本的服务业进入中小城镇,合理配置资源,有序稳定地进行公共资源的投入,使其适应农民低成本进城的基本需求。要创造条件促进西部地区中心城市产业发展,西部小城镇不够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部大城市的辐射功能不够强,所以一定要强化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功能,使之为中小城市创造机会,同时也把自身的辐射功能延伸出去,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要提供条件促进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为他们服务,降低他们的融资难度,并为其搭建其他成长平台。

  在谈及村建设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李兵弟强调,农村现在的建设绝不单纯是农民建房,农村建厂,一定要坚持城乡有差异发展,并切实保护原村民的合法利益,尊重认可农村住房基本制度。他表示,农村住房应该本着“先建后拆”的原则,建设中节约出来的土地获得的利益分配应当向农民倾斜,优先用于农村的集体事业建设。

  推进城镇化规划要先行

  “看看我家的房子和摆设,不比城里人差吧!村里超市、文化广场、医务室等一应俱全,我们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1月9日,在双流县永兴镇篁筱新村,村民郭龙琼在自家的二层小楼里美滋滋地跟记者讲述她的好日子。这只是双流县城镇化发展蓝图中一个微缩点。

  四川省双流县县长森林说,近年来,该县积极优化全域规划体系,将城镇体系建设、城乡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等作为整体系统研究,面向国际国内借资借宝,完善统筹城乡的各类规划。由于先期切合实际的规划,如今双流的城乡统筹发展不仅步子迈得大,而且扎实有序,对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对于科学规划在城镇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予以充分肯定。他说,科学规划是城镇调控发展的基础。规划的好坏、规划是否有预见性等,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镇未来的发展。

  东部和西部地区各具特点,因此规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当前,科学规划对西部地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东部地区发展很快,想重新调整规划很难,而中西部地区的规划工作还大有可为。这是一个应当把握的机遇。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大体发展方向是清晰的,但是各地对于应以大城市为主、中等城市为主,还是以小城市为主,还存在多种说法。这就给土地供应和土地规划带来了很多困扰。为更好地规划城镇的未来发展,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胡存智认为,各地要首先明确实现城镇化的具体路径和具体方式。

  把农民真正变成市民

  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问题。通俗地讲,就是如何把农民变成市民的问题。对此,中国农经学会会长、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段应碧认为,城市化进程本来就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他说,我国现在有2亿多农民进城了,而且长年累月在城里工作,但他们还不是市民。城市不能只要农民的劳动力,不要农民这个劳动者群体,要尽快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总体 强化 辐射带动能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