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南方秋蚕豆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目前“惊蛰”已过、气温回升、天气转晴,蚕豆正处于返青生长时期,是促进春发、加速蚕豆分枝生长、培育壮枝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弥补前期因遭受低温、冻害、渍害而生长量不足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充分利用目前的晴好天气,抓好以下几项田间管理措施,是减少今年蚕豆产量损失的关键。

  一、当前苗情
  根据惊蛰节在南通综合试验站海门市和如皋市蚕豆大面积生产苗情调查,今年蚕豆苗情主要特点:一是生育进程比常年略迟,叶龄为7.73,比常年少0.18;二是生长量速度慢,每亩分枝数、苗高分别为2.38万、17.97厘米,比常年减0.14万、2.5厘米。

  二、主要培管措施
  (一) 清沟理墒防涝降渍  
  湿渍危害是制约蚕豆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因子。从2月14日—3月13日持续达30天阴雨天气,不少田块已出现田埂倒塌、沟渠堵塞并有积水现象,如果田间排水不畅,将导致蚕豆根系生长不良、根系的吸肥吸水能力减弱,不利于春发及弥补前期生长的不足。
  因此,目前一定要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最大程度地减轻湿渍危害,抢晴好天气突击清理田内三沟,做到沟沟相通,及时清沟排水,同时加深田外沟渠,降低田间湿度。如沟系不配套田块应突击在蚕豆的行间每隔2-3米左右挖沟1条,沟深在30厘米左右。
  (二)准确追肥
  针对目前生产上蚕豆生育进程推迟和生长量不足的苗期,大部分蚕豆地块适宜追肥1次,以确保蚕豆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增加蚕豆生长量,加速蚕豆生育进程。施用量一般掌握在每亩尿素5—6公斤,或25%复合肥20公斤左右。
  (三)中耕松土除草
  由于长期阴雨连绵,大部分蚕豆田块土壤板结,通气性差,蚕豆僵苗不发;同时随着今后气温逐渐上升,田间杂草生长迅速,对蚕豆生长危害较重。因此目前应结合清沟理墒和追肥,普遍进行一次中耕松土除草,同时可利用清沟或挖沟的土壤进行培土壅根。该措施既可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保持蚕豆根系活力,同时还可提高地温,促进蚕豆生长。
  (四)精细整枝
  蚕豆整枝是一项花工不花本的有效增产措施,各地应在3月中旬突击搞好整枝定苗,剪去主茎、无头分枝、去除苗高不到群体一半的病枝、弱枝,减少无效养分消耗,一般每株留有效分枝4~6个,每亩留健壮大分枝2.5—2.8万。通过整枝,可有效促进生殖生长,提高单株结荚率,并具有增粒、增重的作用。
  (五)防病治虫
  随着蚕豆生长发育的推移,群体结构不断加大,病虫害危害种类多,主要病害有赤斑病、褐斑病、锈病、根腐病、立枯病、萎焉病。主要害虫有蚜虫、豆象、潜叶蝇、蜗牛等。赤斑病、褐斑病可在发病初期每亩喷赤霉清100克(或多菌灵200克),蚜虫每亩用20%吡虫啉5-10g喷雾防治。蚕豆蟓的防治可结合防病,在盛花期每亩用菊酯类农药25~40毫升加多菌灵200克兑水50k克喷雾,隔7天再喷一次。(程须珍、王学军)
 
作者:程须珍、王学军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蚕豆 分枝 生长量 除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