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大棚春番茄高产典型经验


主要是利用多层覆盖,改善大棚性能,提早定植,提前采收,改进栽培技术。
  一、采取多层保温覆盖措施。  
    1月中下旬覆盖大棚膜,2月中旬铺地膜及覆盖小拱棚膜,3月初定植时覆盖纸被。3月下旬当棚内最低气温达4℃~5℃以上时揭去纸被,4月初棚内气温8℃以上时撤掉小拱棚。小拱棚和纸被白天揭晚上盖。同时经常清洁大棚膜,增加透光率。这种多层保温覆盖方式改善了大棚性能。
  二、提前播种,提早采收
   由于大棚的保温性能得以改善,12月初即可播种育苗,育苗在温室中进行,品种为L402。 2月下旬、3月初定植于大棚内,4月末始收,6月下旬终止,比普通大棚春番茄提前播期202 余d,提早采收1个月。由于采收期提前,在整枝管理上可比普通大棚春番茄多留1~2穗果。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番茄的前期产量,而且总产量增加,从而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改进栽培核技术
  (一)、地热线直播催芽育原苗 浸种后,首先在日光温室内的电热温床上播种。用种量50g/667m2。然后覆盖地膜,扣上小拱棚膜,拱棚上加纸被。播种后20d左右刚出现1片真叶时进行移植,移植床不加地热线,但晚上仍扣小拱棚塑料及覆盖纸被。
  (二)、改平畦栽培为高畦全地膜覆盖栽培 
    具体方法上是:1、在棚内地面上普遍撒施1次复合有机肥,旋用量为1万~1.5万kg/667m2,然后用镐泛一遍,使粪土掺匀。2、按65cm大行距及45cm小行距东西向开沟,沟施复合化肥撒可富20kg/667m2及多菌灵药土,用药量为5g/m2。然后将两个大行做成15cm高的高畦,高畦呈圆脊型。铺地膜时改变沿着栽培畦方向铺设。地膜覆盖除大棚中间南北向水道外的整个栽培区。3、半月后按30cm株距在施肥沟上方地膜上打眼、稳坨、浇水。10d后浇缓苗水。
  (三)、改变吊绳方法 吊绳时,改变传统的每畦1架的方法,采用相邻两畦的相邻两行(小行)搭成1架的方法,这种方式使高畦中间的脊背处一直暴露在外面,处在阳光照射下,可比普通塔架方法提高地温3℃~4℃。
  (四)、重施有机肥,合理施用磷钾肥及增施叶面肥 定植前一次性施入有机复合肥,施入量为1万~1.5万kg/667m2,锌铁肥1kg,硼砂0.5kg,硫酸钾25kg.生长期间,当番茄每1穗果长到鸡蛋黄大小时施复合化肥撒可富1次,以后每10d左右追1次肥,尿素、腐熟鸡粪或人粪尿交替施用。用量为撒可富10~15kg,尿素20kg。拉架前20d停止追肥。追肥同时配合喷施叶面肥,一般为1%的白糖,0.6%的磷酸二氢钾,500倍黄腐酸盐混合,有时再加点600倍硼砂。7~10d喷施1次。
  (五)、及时放风,合理调节温湿度 播种后保持温度25℃~28℃,促进出苗迅速整齐, 2片子叶展开时降低温度,白天20℃左右,夜间10℃左右,每1片真叶出现后提高温度,白天25℃,夜间15℃左右。定植前5~7d进行低湿炼苗,加大放风量,白天控制在18℃~20 ℃,夜间8℃~10℃,后半夜4℃~5℃低温1~8h。定植后不放风,尽量提高气温和地温。缓苗后白天温度25℃,超过25℃放风,午后20℃左右闭风。结果期随着外温的升高,加强放风。白天温度25℃左右,前半夜13℃~15℃,后半夜10℃左右,有时7℃~8℃。外温超过12 ℃时昼夜放风。  为降低大棚内的湿度,阴天也要短时间放风以降低病害发生率。
  (六)、加强病虫害了治工作,力求未病先防
    1、种子消毒。首先用凉水浸泡种子 10~15mim,然后用55℃~60℃水浸种30mim,注意不断搅拌,保持水温。30mim后按5kg水加1g药的比例加入高锰酸钾,使成1000倍液浸8h,洗净后催芽育苗。2、播种时苗床铺盖药土。药土配制方法为代森锰锌5g/m2,加等量的五氯磷基苯,掺15kg细土,土药要充分拌匀,以免产生药害。播种前将1/3药土撒施于床面,防止苗期病害发生。3、土壤消毒。移植时,植株浇500倍多菌灵药水;定植时,在栽培沟里撒施多菌灵药土。用药量为5g/m2,为了施用均匀,撒施时要掺少量细土。4、防病沾花。番茄沾花时,在沾花液里加万霉灵,混合均匀。5、应用烟剂、粉尘剂。为了降低大棚内湿度,尽量就髟烟剂、粉尘剂防病。如用45%百菌清渐雾剂250g/667m2或有5%百菌清粉尘剂1kg/667m2密闭棚室 熏烟,防治效果较好。

辽宁省葫芦岛市蔬菜发展服务中心  杜春华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大棚 番茄 撒施 育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