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有机蔬菜轮作原则及“土壤病”的防治


一、轮作的概念及病虫害防治原理

  轮作是指同一块地上有计划地按顺序轮种不同类型的作物和不同类型的复种形式称为轮作。同一块地上长期连年种植一种作物或一种复种形式称为连作,又叫重茬;两年连作称为迎茬。连作常引起减产,容易导致“土壤病”现象,这是因为:

  1、每种作物都有一些专门危害的病虫杂草。连作可使这些病虫草周而复始地恶性循环式地感染危害:如黄瓜的霜霉病、根腐病、跗线螨;番茄病毒病、晚疫病;辣椒的青枯病、立枯病等。

  2、不同作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比例各不相同,根系深浅与吸收水肥的能力也各不相同。长期种植一种作物,因其根系总是停留在同一水平上,该作物大量吸收某种特需营养元素后,就会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使土壤营养元素失去平衡。如禾谷类作物对氮、磷、硅吸收较多,对钙吸收较少,而豆科作物对钙、磷、氮吸收较多,对硅吸收较少,但由于根瘤的固氮作用及根、叶残留物较多,种豆科作物之后,土壤含氮量较差,土壤较疏松;叶菜类、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其根系分泌有机酸,可使土壤中难溶性的磷得以溶解和吸收,具有富集土壤磷的功能,但多数作物对固定在土壤中的磷却难以吸收。

  3、不同作物根系的分泌物不同,有的分泌物有毒害作用,如大豆根系分泌氨基酸较多,使土壤噬菌体增多,它们分泌的噬菌素也随之增多,从而影响根瘤的形成和固氮能力,这也是大豆连作减产的重要原因。高粱除吸肥力强,需肥量大外,其多量的根系分泌物可抑制小麦等其他作物生长,所以对大多数作物来说,高粱前茬不好。

  4、连作由于耕作,施肥、灌溉等方式固定不变,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质积累,有机质分解缓慢,有益微生物和数量减少。

  因此,在向有机农业转化过程中,轮作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轮作问题,才能摆脱现代农业严重依赖的农业化学品,实现有机农业的生产,所以,轮作是有机栽培的最基本要求和特性之一。无论是土壤培肥还是病虫害防治都要求实行作物轮作。这是因为:

  (1)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2)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生物多样性;(3)免除和减少某些连作所特有的病虫草的危害。利用前茬作物根系分泌的灭菌素,可以抑制后茬作物上病害的发生,如甜菜、胡萝卜、洋葱、大蒜等根系分泌物可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小麦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抑制茅草的生长;(4)合理轮作换茬,因食物条件恶化和寄主的减少而使那些寄生性强、寄主植物种类单一及迁移能力小的病虫大量死亡。腐生性不强的病原物如马铃薯晚疫病菌等由于没有寄主植物而不能继续繁殖;(5)轮作可以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抑制病原物的滋生。

  二、蔬菜轮作的基本原则

  从植保角度:要考虑病原物的寄主范围,然后再考虑哪些作物轮作,如黄枯萎病的轮枝菌的寄主范围较广,棉花和茄科植物如马铃薯、茄子轮作,病害将越来越重,因为它们都是轮枝菌的寄主。其次要考虑作物轮作的年限,不同病虫害在作物的土壤中存活的时间不同,轮作的年限也不同。

  1、选择病虫害少,可以不用或少用农药的蔬菜进行轮作。

  (1)不需要农药的蔬菜

  薯蓣科:山药、日本薯蓣、芋头;藜科:菠菜、甜菜、碱蓬;伞形科:胡萝卜、水芹、香芹、芹菜、茴香、香菜等;菊科:牛蒡、莴苣、茼蒿;唇形科:紫苏、薄荷;姜科:姜;旋花科:甘薯;百合科:韭菜、大蒜、大葱、洋葱、石刁柏、百合等。

  2、利用当地气候条件或季节差异选择病虫害发生少的蔬菜进行轮作。

  如豆科:豌豆、蚕豆、小豆、花生、大豆、菜豆、豇豆、扁豆、刀豆;十字花科:白菜、甘蓝、萝卜、芜青、芥菜、油菜。这些蔬菜病虫害较少,正常生长地区或季节只需少量农药即可解决,但若选择冷凉地区、高海拔地区或春冬冷凉季节生产,不用农药即可生产出优质的有机蔬菜。

  3、作物茬口特性的评价。

  茬口特性是指种植某种作物后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反映在后作上的影响,是作物生物学特性与其耕作技术措施对土壤和作物共同作用的结晶,由于茬口特性不同,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后茬作用生长发育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因此,掌握各类作物茬口特性是做好轮作计划的基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轮作 蔬菜 连作 甘蓝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