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对教师的学历调查中得知,城市小学教师多为本科学历,而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基本上是大专水平,这就造成农村小学教育与城市小学教育相差较远。
(四)城市小学教育财政支持力度大于农村小学财政支持力度
在对教师访谈过程中,谈及财政对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时,有学校称由于在财政上面给予改造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上较弱,每年拨付的资金较少,使得学校基础设施更新力度不强。
相比之下,城市小学财政支持力度较高,财政落实也较为具体,同时城市小学择校费也对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更新与配置起着较大的作用。
(五)与城市相比,农村小学建设用地上落实较为困难
建设一座小学需要的最基本的设施是学校建设用地,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存在着由于村之间未能达成一致,致使有些村庄没有小学,这也会造成小学教育的不完整,也会给小学学生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原因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政府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义务教育对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它处于一个人能力形成之初,并且包含青春期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说义务教育质量决定个人今后的发展。我国一直重视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因为它是国家人才战略和人才储备的基础,也是每个人享受教育权利基本保障。
义务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我国各地区间的差异很大,自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地区率先富裕起来,这些地区吸引各种资源,在集聚效益的作用下发展迅速,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两极分化局面。教育资源配置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和中西部之间的分配不均。生均拨款水平,中、西部地区过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平均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依然较低,城乡间、地区间差距均较大;义务教育学校的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较大。并且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的普及,使得城市农村适龄儿童数量下降,同时人们的生育观念的改善也使得农村村民不再像以前那样养育那么多孩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校的教学规模。由于各阶段适龄儿童的减少,使得农村小学教育出现断层。
农村小学教室资源的缺乏,硬件设施的不足,总体上来说是由于财政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村小学由于没有那么的经费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情况。在另一方面,农村小学高学历的教室偏少,以及美术、音乐、体育等专业教师的缺乏,是由于城乡差别较大,城市的条件较为优越,使得一些老师不愿意到农村参加工作,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通过对比发现,农村中出现的一些困难问题,在城市小学中较为少见。
三、完善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城乡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存在的状况以及所产生这些状况的原因分析,我认为在城乡小学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基础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农村倾斜:
(一)国家加强对农村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由于农村小学基本上难以靠自己“供血”,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小学教育经费,并且在国家政策上面应尽可能的向农村地区、偏远山区倾斜,着力改善农村的经济与教育状况,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均等性。
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馆乃至教室、校舍以及必备的体育设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需品,也是公共服务均等性的重要体现,如果农村小学教育缺乏这些必需品,提高教育质量以及着力推动素质教育,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小学实时拨付资金,保证农村小学基础设施能够按时购置按时更新,这样对于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以及防止农村小学学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中的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小学教育质量不仅需要物质设备而且更需要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此要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保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扩充。政府应鼓励号召一些年轻教师到农村小学工作,比如一些美术、音乐、体育等教师进入农村,并给予相应的待遇。同时,年轻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3-11-27/154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