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村教育医疗

湖北宜都农合行红花套支行扎根“三农”创先争优


  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农村合作银行红花套支行扎实落实上级联社决策部署,理清乡镇金融发展思路,扭住重点壮规模、打造亮点精服务、破解难点降风险、夯实基点聚合力,扎跟三农,“四点开花”演绎出创先争优“新乐章”。

  扭住重点,壮大规模。存款是立行之本,兴行之源。该行把组织资金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针对红花套镇金融市场农行、邮政、信合行“三足鼎立”实情,充分放大农村合作银行贴近农民,植根农村的优势。强劲宣传、不断挖掘农村储源、巩固存款阵地。对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灵活运用贷款优先、利率优惠、存贷挂钩的方式增强其存款积极性。同时抓住财政涉农资金归口信用社之契机,精细柜面服务、组建项目协调攻关专班,多措并举。继2007年在当时的宜都市乡镇信用社中存款率先力挺亿元大关后,2010年再创新高:截止去年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21亿元,较2009年净增3000万元,超计划30.6 %。

  打造亮点,服务三农。服务三农是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赋予农村信用社的重任。2007年,当时的红花套镇信用社被宜昌办事处确定为“支农示范乡镇”。他们通过“延伸、增量、扩面”等举措授信小额农贷10897万元,授信农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86.40%,用信额达到46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他们做实小额贷款的好做法、好经验先后得到《湖北信合网、《三峡日报》、《湖北宜都网》等媒体推介。 2010年,该行积极应对农民增收受挫、信贷资金投放下滑等不利因素,力推建档授信做实营销、绩效挂钩激活营销、创新方式拓展营销三大新举措,用足用活信贷政策,竭力展开贷款营销,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年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5亿元,较上年末净增2000万元,实现利息收入297万元,同比净增91万元。他们还建档授信做实营销。年初,该行包村客户经理深入农户家中了解资金需求,做到早调查早投放,对服务区域内3515个农户逐一进行建档、评级、授信及贷款证年审。绩效挂钩激活营销。今年该行又推行小额农贷“四包一挂“责任制,将包村客户经理个人利益与管理责任挂钩,以此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仅一季度,投放小额农户贷款1204.8万元,同比增加160笔、265万元。同时创新方式拓展营销。力推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类保证贷款两大新营销业务。根据客户能力和资金需求额度,灵活采取组合担保方式降低贷款风险。今年头三个月来,投放农副产品加工收购保证贷款45笔、595万元。适时精心组织信贷人员对全镇个体商户进行强势宣传,引导他们到农村合作支行融通资金。目前已为个体工商户办理保证贷款16笔、385万元。

  破解难点,化解风险。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合作银行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该行源头做起,严把客户准入关、做细贷时审查关、加强贷后检查关。连续三年接受了地、市两级对冒名贷款的专项检查。不良贷款占比仅为0.7%,余额只有26 万元。在宜都市乡镇农村合作银行中,不良贷款占比最低。近3年,收回诉讼贷款250万元、呆帐贷款68万元、置换贷款48万元、村级集体贷款59万元,走出一条安全、高效的“双赢”路子。

  夯实基点,凝聚合力。员工是信用社的主人,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近年来,该支行倾心打牢“人脉与根基“,竭力把对职工的关心化为点点滴滴的细腻行动。每年年三十晚上,每位职工家属都会收到该支行行长真诚祝福的短消息。“三八”妇女节,在花店为每名女员工订购一束献花,让他们感受单位的朴实温暖,沐浴单位的人文关怀。生活中,从人格上尊重职工,让员工在单位感受到工作的愉悦,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调动职工工作的能动性、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组合每个人的优势,克服工作中一个又一个困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营销 红花 经济效益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