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尽管同样是“上海人”,尽管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合”),却因为“农民”这个身份,到医院看病就多了不少麻烦:必须“先垫钱、后报销”,为报销多跑一趟不说,要是丢了发票只能自认倒霉;若老人住到了市区儿女家中———想就近医疗?不行。
如今,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参保农民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彻底改变,麻烦消除了:从去年年底起,上海150万“合”农民上医院,像城里人一样刷卡,“实时报销”;只需在参保地办个手续,就可跨区定点医疗,看病费用仍按“合”规定报销。
近年来,上海启动了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投入最多的新一轮医疗资源调整,着力改变郊区医疗状况。从看得到病,到看得好病,又从看得起病,到便捷看病,农民们正挥别“小病靠扛”的尴尬。
“家门口的医院”和“家附近的大医院”
方便农民看病,让农民看得到病,一直是上海政府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1997年起,市政府开始精心建设150万农民“家门口的医院”———村卫生室,提出每个中心村都要设置一个;2006年起连续3年的“标准化建设”,将村卫生室“升级”:在全市1400多个村卫生室规范设置诊疗室、药房、健康教育室、康复室、治疗室、注射室和信息管理室,细节考虑周全,比如药房间墙上统一安装了温度计和湿度计……
“家门口的医院”,可治常见病和多发病。但若是患了疑难杂症,农民过去还得清早出门,换乘多趟公交车,耗费大半天时间跑大医院。为使全市优质医疗资源的布局更加均衡,2009年上海启动了在郊区新建三级综合医院的“5+3+1”工程:“5”,是在浦东、闵行、宝山、嘉定和原南汇区分别引入长征、仁济、六院、华山、瑞金5家大医院,每家新建医院的床位规模为600张;“3”,是对崇明、青浦、奉贤3个区县的中心医院按照三级医院标准改造提升,使人员配置、技术水平、硬件设施等达标,评审通过后提升为三级医院,床位规模为800张;“1”,是迁建金山区1家医院。
新一轮医疗资源调整将于明年全面完成。届时,上海郊区居民与优质医疗资源的距离大大缩短,农民们将拥有“家附近的大医院”。这也让全市实现“1560”就医圈有了可能。“1560”就医圈,指的是“15分钟内到达社区卫生服务站点,60分钟内可到一家三级医院”。
人均“合”筹资水平全国最高
上海“合”筹资水平不断提高,让农民得到实惠。浦东新区祝桥镇先进村的村民老周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突发重病,3个月用掉13万元,“合”给他报销了8万多元,“如果早一年,最多只能报5万元。”
上海市卫生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上海“合”人均筹资750元,为全国最高,保障标准由此水涨船高。
“合”筹资水平提高,是因为上海建立了新的筹资平台:目前已全面做到“合”经费区级统筹。原先,本市各郊区县“合”经费是区(县)、乡镇两级统筹,农民享受的健康保障会因为所在乡镇经济状况的差异,而存在待遇差距。区级统筹,不仅提高了保障标准,而且缩小了农民之间保障差距,“合”更加公平。现在,本市郊区农民参加“合”的比率高达98.8%,基本“应保尽保”。
与此同时,市级财政不断增加对“合”的经费补助,由人均40元提高到人均60元。全市各级财政给予“合”的扶持资金累计达7.13亿元,为农民个人缴费的2.67倍。
参加了“合”的农民,如今在村卫生室、镇医院、区县医院、市级医疗机构看门诊,可分别报销医药费80%、70%、60%和 50%,住院保障水平达到60%以上。此外,各区县都已把“封顶补偿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并且建立了大病减贫补助基金,对高额医疗费用进行二次补偿。
记者从市卫生局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本市将进一步加大对参保农民的二次补偿力度:如果住院,在自付6万元之后,扣除所在辖区平均家庭总收入的50%,剩余部分再按70%(低保及特困家庭再上浮10%-20%)的比例进行补助。此举将更有力地帮助农民抵御“因病返贫”风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11-03-18/149235.html